市委全会报告指出,要提升功能配套,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分类改善群众住房条件,高标准推进燃气、供水、亮化等城乡一体化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我市以农房改善为牵引性抓手,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顺应民心民意,因地制宜“建新居”,坚定不移“强功能”,持之以恒“优环境”,真正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农房改善得好不好,老百姓的心中都有一笔账。走进草桥镇卢圩村沟群新型农村社区,白墙黛瓦、红门庭院,这些既有乡土味又有现代感的二层小楼点亮了草桥镇卢圩村村民多年的安居梦。正在装修的梁怀府告诉记者,他家的这个房子有140平方米,上下两层,以前从没想过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趁着装修的间隙,村民梁怀府还带着记者走进村里,他指着那些还未拆除的老房子说:“以前的房子都是红砖结构,瓦房,年久失修,房子都裂口了,而且都是泥路,下雨天更不好走。”
居住环境有了质的提升,村民们纷纷表示,过上了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卢圩村通过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着力打造规模适宜、建筑美观、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村落,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新农村的变化,实现老百姓心中的城市梦。
草桥镇卢圩村党支部书记戴中辉说:“现在第一期入住169户,群众已经全部认房。第二期256户,已经认房一百五六十户,群众拿到新房以后,装修的已经达到60%。”
农房改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强化产业配套“后半篇文章”更是重中之重。今年,新店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园区企业,让农民住上好房子的同时也过上了好日子。
家住新店镇大湖村杨庄小区的村民葛林的生活在今年发生了转变,不仅搬新家住新房,还在村里的帮助下,在新店镇创新创业产业园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每月4000元左右,还不耽误带孩子。” 葛林说。
家门口就业托起了群众乐业安居梦。近年来,新店镇依托双创园区,建设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先后引进中振电器、鼎丽塑胶等一批重点项目,为附近村民提供近500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
新店镇党委统战委员许刚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突出产居融合,推动强村富民,依托园区企业,帮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引导他们就近创业,让他们在住得好的同时,收入有保障,全力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
截至目前,我市完成了32个农房改善项目,10799户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新沂融媒体记者:张明丽 伏恒江
编辑:周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