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精心培育“梧桐树”,持续招引“金凤凰”

2022-01-31 17:05:22

一个平台就是“吸金”的强“磁场”。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上提出要建设更为优质的创新载体。在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中,我市聚焦“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战略定位,立足我市交通枢纽、工业发展基础等优势,重点打造提升枢纽平台、产业平台,产业项目加速落地,枢纽偏好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沂平台建设呈现出量质“双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徐州锦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保税仓内堆积有大量进口商品等待出仓,消费者下单的大量进口商品,都将从这里完成打包、出仓等环节,工作人员分工有序。该企业于去年4月正式入驻新沂保税物流中心,其主体业务是“1210”(保税备货)。

徐州锦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正宇说:“我们是首家入驻新沂保税的跨境电商企业,主要开展的是'1210'进口保税备货模式,2021年前三季度我们的'1210'业务量已经做到徐州第一。

一个小平台让新沂成功连接海外,与日本、韩国等知名企业携手合作。同时,我市深入研究招引入驻企业的业务范围、发展特点等,从企业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着手,精准招引枢纽偏好型企业,全力打造枢纽偏好型产业,形成一个企业吸引一条产业链的良好效果。

去年5月,新沂保税大宗金属集散中心项目正式启动,长远国际、香港轩睿等首批大宗金属贸易企业顺利入驻,单月可实现2000吨空心钢管、1500吨叉车防护块及2000吨焊管入库。中心以香港轩睿国际为链主企业,强化链式发展,优化服务配套,延伸产业链上下游招商,目前已与中孚铝业、河南新鸿、江苏汇联等大型生产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业务范围辐射全国,年可实现8万吨的铝锭、铜锭等大宗金属制品的集散分拨。

轩睿国际有限公司国内业务总代理何乃勤说:“目前已完成1万吨铝锭、2万吨钢铁制品等大宗金属制品的集散分拨。

如今,新沂保税物流中心的新业务正在不断完善,企业落地的节奏正在不断加快,枢纽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一个集保税物流、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商品展示、物流配送、国际分拨于一体的双向开放平台正加速向我们走来,综合保税区升格工作正不断加速,持续彰显枢纽经济发展实力。

搭建一个港口,让新沂不靠海却能成功出海,实现通江达海。

走进新沂港,龙门吊紧张作业,一座座大型标箱码放整齐,泊位前,满载货物的船只排着长队整装待发。来自燕龙基(徐州)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的2000吨玻璃再生料就在其中,准备发往江西九江港口。

燕龙基(徐州)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储运主管滕丹说:“我们生产的玻璃再生料通过大运河进入长江水道,到达九江港口运至生产厂家,在物流费用上相比公路运输要节省近50%的物流费用,大大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支出。

燕龙基(徐州)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依托临港产业集聚优势,利用新沂港水运枢纽便利,每年可节省物流成本1000多万元。

优越的物流优势吸引集聚了一批临港偏好型产业项目落户新沂,目前,新沂港与4家内河驳船公司,8家货代公司和100余家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通了多条集装箱航线,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近4亿元物流运输成本,充分发挥了“承东接西,呼南应北”的区位优势,实现了“借港出海、通江达海”的战略目标。

“我们将积极对接连云港港、淮海国际陆港,争取设立海关特殊监管点,开通外贸航线,加快构筑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淮海经济区枢纽内河航运中心。”新沂港总经理王森说

一个平台就能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磁场”,镇级产业园区“吸金”能力不断提升,为镇域经济发展集聚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增添了强劲动能。

近年来,时集镇创新创业产业园在镇级产业园区发展中崭露头角,成为镇级产业平台的“新星”。通过精心栽培“梧桐树”,吸引力一批“金凤凰”栖息时集,镇域工业、农业两手抓两手硬,让传统农业大镇实现了工业振兴。在时集镇双创园,特力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设备轰鸣,工人正忙着生产密封件;江苏顶香居食品有限公司,一阵阵食品的馨香扑面而来,车间里一袋袋精美包装的饼干正陆续下线;徐州帅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特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慈美新材料、汇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徐州腾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等新材料企业集聚园区,形成了时集镇新材料产业发展特色优势……

目前,时集镇创新创业产业园已集聚企业36家,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各类产业发展欣欣向荣,镇域产业基础高级化已见雏形。

栽好了发展平台的“梧桐树”,“金凤凰”正不断向新沂飞来。如今的新沂,产业平台布局逐步优化、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沂优质要素集聚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产业项目底盘得以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全面崛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为建设“徐州工业第一县”提供了坚强支撑。

编辑:周树慧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