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江苏新沂:“四办举措”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1-12-14 09:36:47

2021年以来,江苏新沂市民政局倾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四个万家”促进“四个建设”活动及“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以为民办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坚决扛起民生兜底保障的政治责任,坚决守住底线、红线和高压线,坚决守牢人民群众的“救命钱”,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问题为导向、以落实为根本,强化“四办举措”,扎实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真正做到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

困难救助马上办。家住新沂市时集镇蒋沟村的牛大爷逢人便夸:“现在党的政策真好,家中遭遇火灾,当天村干部就送来了米、面、油,第二天镇民政办负责人还送来小额救助金1300元,他们的办事效率真高。”2021年6月,低保户牛大爷家因电线老化遭遇火灾,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镇、村两级立即启动救助程序,第一时间送去日常必需品和小额救助金,为一家三口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

2021年以来,新沂市民政局对因灾因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简化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公示等环节,实行“先行救助、后置审批”。目前,已为283户困难群众发放困难救助资金18.97万元。

简化流程优化办。“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太方便了!只要带身份证、签订授权委托书及信用承诺书就可享受社会救助。”家住新沂市阿湖镇芦湖村的沈某激动地说。

2021年3月,沈某的丈夫去世,家里失去主要劳动力,三个孩子还在上学,生活困难。申请低保后,她于4月上旬便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每月可领取981元低保金。

新沂市深入推进“信用+救助”模式,全面实行提交居民身份证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一证一书”即可申请救助,让困难群众“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与之前相比,帮扶救助事项办理时限平均缩短10个工作日,审批效能提升50%。

“一门受理”转诊办。敞开救助之门,新沂市民政局依托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服务大厅设立统一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窗口,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医疗、住房、教育、人社、受灾等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的基础上,拓展窗口服务功能,简化分办、转办流程,规范办理时限,强化跟踪问效,为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打造“绿色通道”。全市18个镇(街道)全面实行社会救助事项“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并且推进服务窗口向284个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延伸。

畅通渠道热情办。“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吗?”电话那边传来哭泣声:“我是瓦窑镇王刘村村民许某华的女儿,我爸爸生病了,正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家中所有积蓄都花光了,请求你们帮帮忙吧!”“好的,请放心。”电话刚落,市民政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拨通了瓦窑镇民政部门电话,要求马上办理。当天下午,相关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将许某华临时救助的资料整理好并上报民政局。第二天,5000元临时救助金便打卡发放到位。

新沂市民政局始终保持市、镇两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及时受理回应困难群众需求,先后接到困难群众求助电话120余次,并及时登记备案,展开核查,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位困难群众心中。

来源:新华日报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