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办理农机补贴。”11月30日,江苏省新沂市时集镇凤云村何培峰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办事,接待他的,是正在这里集中办公的村党支部书记晏浩。“材料给您递交上去,估计一周左右就能收到补贴款。”
晏浩现在的办公桌就在村委会的党群服务中心。
走进党群服务中心,记者看到,4张办公桌分别对应民政服务、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党建服务等不同业务,墙上还挂了上班值班表。所有村干部轮流在这里集中办公。“村民要办事,现在只要进这一扇门就可以了,干部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晏浩说。
不仅是晏浩,新沂市所有的村支书都是如此。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村干部工作作风,2018年,新沂市要求所有村支书不得设立个人办公室,统一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
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这样接地气的形式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有啥解决不了的问题,到俺村这服务中心找书记可方便了,就跟走亲戚一样!”
晏浩告诉记者,虽然没有办公室,但随处都是办公地。只要群众一个电话打来,他也可以直接到村民家里办公。
为方便群众办事,新沂市在提高村干部待遇的同时推行“村干部工作日坐班制度”。要求村“两委”干部在工作日轮流坐班,农忙时节统筹安排干部值班,为群众提供服务。同时,将村干部手机号码公开,要求24小时保持畅通,让想办事、办急事的群众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人。每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大厅里都安装有摄像头,对村干部坐班值班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此外,新沂市每个月还进行一次“四不两直”考核,并将其纳入村干部年度考核。
记者走访发现,曾经的村干部办公室并没有被闲置、废弃,而是都将其改造为便民服务和党群联系场所。
在邵店镇西鲍村,原村支书办公室现已变成“廉情恳谈室”,其他村干部的办公室被改造为残疾人之家、青年之家、未成年人活动室等场所。
朱圩村村会计张君冷介绍,未成年人活动室每天傍晚最热闹,少说也有20多个孩子来这里阅读、学习。
目前,新沂全市279个镇(街道)、村(社区)为(便)民服务中心,通过建立“五项便民服务机制”,促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分别梳理出镇、村两级参与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105项、33项。今年上半年,新沂市镇村两级共为基层群众提供“代帮办”服务约29.4万件次,真正打通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