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围绕农村敬老院发展存在的问题,按照兜底线、补短板、建机制、优服务的总体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走出一条“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助推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谈起新沂市把农村“敬老院”建成社会“养老院”的变化,港头镇潼沟村84岁的老人韩瑞侠频频点赞。
韩瑞侠是一名五保老人。2005年,港头镇建成新的敬老院,时年68岁的她是第一批入住的老人,“在敬老院里吃穿不愁,但是年纪大了缺人照顾,老人们就互相帮助。”韩瑞侠说。前几年,韩瑞侠因为青光眼造成双目失明,生活渐渐不方便了。2020年9月1日,新沂市养老服务中心建成,韩瑞侠9月4日就搬进了新的养老院。“我眼睛看不见,行动不方便,搬到新的养老院,专门有人照顾。这里吃得好、住得好,大家都关心我。”韩瑞侠非常适应新环境,每天都很开心。
说起对老人们的照顾,唐店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姜小洁热情介绍道,养老院午餐是两素菜一荤菜一汤,主食米饭馒头都有,早上固定每人一个鸡蛋、一个热菜配主食、稀饭,晚上一个热菜,有主食、稀饭,并且一周伙食不重样,每周更换一次食谱。人手也比原来的敬老院多,养老服务中心全部按照1:7的比例配备专业护理服务人员。
新沂市7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软硬件,较原来的农村敬老院均实现了质的飞跃,达到“三级”及以上水平,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100%,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老人在吃好穿暖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医疗康复、文化娱乐、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得到了专业的护理,过上有尊严和体面的生活。
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沂市出台《“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新沂市民政局结合市委开展的践行“四个万家”促进“四个建设”活动及“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养老市场活力。改革前,新沂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敬老院大量床位闲置,另一方面社会老人“一床难求”;改革后,民营资本纷至沓来,上海九如城、江苏汇乐集品牌高端养老服务企业纷纷进驻新沂。
目前,新沂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全部采取社会化运营模式,通过实地考察、竞争性比选,引进具有专业资质、养老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运营管理,民政部门每月将特困人员的生活供养金、护理补贴、统筹费全部打包给运营企业,让企业专心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民政部门负责日常监管,每年聘请第三方对运营企业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兑现奖惩,由“运动员”变为“监督员”。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