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然灾害您如何避险?家中有什么救援工具?附近有无避难场所?会哪些逃生技能?”这是新沂市风险普查员进行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时,深入居民家庭的系列询问。
普查员每天深入社区和村民家中,挨家挨户了解情况。“这些普查员脾气真好,我年龄大耳朵背,而且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他们一遍遍说,直到我听明白为止。”马陵山镇居民陈平说道。
自今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以来,新沂市高度重视,科学部署,成立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新沂市应急管理局作为风险普查牵头单位,迅速采取系列举措,落实实体化办公场所,组建普查工作专班,强化风险普查工作安排部署。
鉴于风险普查是第一次,基础材料薄弱,更没有能借鉴的经验,新沂市采用“内升+外聘”方式,强化技术指导,提升普查效率。
内部提升普查员素质,普查员一律先培训再上岗。新沂市先后组织各部门和单位进行9次风险普查业务培训,累计1263人参加,针对40余张表格,开展针对性数据采集培训。培训上岗后的普查员已熟练掌握普查登记和审核等技能,熟悉各种调查表填写及指标解释,能够解答普查对象提出的有关问题。外聘第三方技术单位,实行驻点化办公,统筹利用第三方专业力量,通过进行现场业务指导、微信群咨询及电话答疑等方式,解答疑难问题,增强了风险普查技术支撑力。
“风险普查能提高灾害防治能力,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作为普查员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普查员尽心尽责跑现场,采集真实数据,严把数据质量关。”新沂市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科科长王继奎说。
截至10月31日,新沂市已完成23类调查任务的采集工作,共采集2889条数据,其中承灾体378条,综合减灾能力1791条,历史灾害720条,全部数据已经通过软件质检规则,高标准完成上一阶段的普查任务。
面对风险普查中大量基层数据采集和外业核查的巨大工作量,新沂市采取“基层入户调查+专业培训指导”模式,调动近500人次基层干部进村入户,协助完成1160户家庭减灾能力调查与数据核实。
为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新沂市采用“四检一审”方法,即通过调查单位自检、技术单位核检、行业部门复检、普查办抽检、普查办审核五步骤,层层审核数据,严格把关数据质量。同时,采用外业核查作业方式,通过现场走访、开展座谈、查阅档案等方式,确保应查尽查、不重不漏。
下一步,新沂市将按时高质量完成风险普查任务,积极开展风险普查成果应用,高效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作者:晁悦
供图:新沂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