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对于农户王逍来说,是一年中的重要时刻,窑湾2万亩毛豆丰收了。从小在陆口的田野里长大,王逍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他始终秉承着“农村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信念,一边大刀阔斧地当好村民的“经纪人”,一边发展毛豆特色产业,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
盛夏时节,在窑湾镇陆口村毛豆种植基地,割除、采摘、装袋……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望着一株株长势喜人的毛豆,王逍喜上眉梢。
“现在正是毛豆收获季节,我在陆口村种植了1000多亩,今年亩产还可以,1500斤左右,今年每斤收购价格大约在5元一斤。”王逍说。
在王逍看来,整合流转了乡村的闲置土地,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带动劳动力就业,增加集体经济的效益和村民的务工收入,农忙时候每天有100多名村民参与采摘。
王逍说:“受父亲的影响,我在21岁的时候就从事农副产品行业,小时候那会交通不发达,水泥路也少,农民卖菜出来不方便。那时候我和我父亲都是到田间地头去收购的,起早贪黑,那时候人一个月工资都几百元,他一天就能赚400元左右。”
毕业后,王逍决定回到家乡,在接手父亲身上的担子时,传统的田间地头收购模式,也逐渐向公司化收购迈进,主要收购大蒜、毛豆、花生等农副产品,收购期为四个多月。
王逍说:“当时经过几年发展,客户增多,需求量也加大,就成立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规模也扩大到了3000平方米左右。从那时候种子是从东北运过来的,东北种子价格便宜,发到老百姓手中,收过来之后再做深加工。”
一颗一颗青翠欲滴的毛豆经过加工之后,每日30万斤发往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地市场销售。现如今,王逍经营规模,由最初的30米分拣流水线到现在的82米,毛豆风选清洗机也从20米发展到现在的20台100米,冷库也增加至20间。
王逍表示,今后,规模要扩至15000平方米,同时提高生产力,在不破坏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生产力,增强适应性,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致富。
一路走来,王逍正是抱着朴素的思想,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成就自己惠及别人,成就别人也成就了自己。正是这样的双向奔赴,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新沂融媒体记者:孙汉 王冉冉
编辑:周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