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六月,万物丰茂,正值新沂水蜜桃上市之际。作为新沂的“甜蜜产业”,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发展“智慧蜜桃”产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智能化的装备,让蜜桃乘上“数字云”,借助科技的翅膀实现“甜蜜”升级,实现蜜桃产业精细化、高效化和绿色发展。
桃红满枝映夏景,丰收采摘画中游。走进高流镇先锋水蜜桃合作社,青翠茂盛的树木,鲜嫩饱满的桃子,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果园里套着保护袋的成熟水蜜桃挂满枝头。桃农们正忙着采摘桃子,分拣、包装,让新鲜水蜜桃及时上市。
村民何艳说:“我们这装箱分规格大小的,一天大概能装200来箱,能挣200块钱左右 。”
上周,先锋水蜜桃合作社正式开园,也迎来第一批客人。这里除了黄桃、红桃,记者还看到了未成熟的白桃。陈秀种桃子也有近7年时间,刚开始种桃,这里只有三个品种。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设备投入,不仅提高种植的技术,桃子的品种也多了,口感也更加香甜,还能卖出个好价钱。
“今年行情还是不错的,一亩地能产到6000斤左右,利润大概也就在6千左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我们现在用有机肥,生草覆盖,采用生物防治,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农业农村局给提供生物杀虫灯、粘虫板、气象监测站,还有水肥一体化,桃的产量和品质都比过去提高了很多。”种植户陈秀说。
水蜜桃带“火”了老范村的“甜蜜产业”。近年来,老范村坚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当地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中力量推进水蜜桃生产经营的现代化。建设6个气象监测站、30余座杀虫灯,为当地40余个合作社及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先进的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同时,还建立了镇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依托“甜蜜”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目标。
高流镇副镇长马斌说:“我们目前有1.2万亩的水蜜桃,经营商户有200多家,目前产值已超过亿元,去年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
同样做作为我市水蜜桃主产区的时集镇,也在极探索发展“智慧蜜桃”产业,利用手机小程序二维码认证技术,通过江苏省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建立一整套水蜜桃可追溯体系,并将全程记录的信息同步,近日,在全镇全面推广。
“农户在农产品上市前,可通过送检和自检的方式对农药残留开展检测,检测合格之后,农户可通过手机登录江苏合格证的微信小程序或江苏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客户端来申请电子合格证明,再添加产品信息后,我们平台将生成合格证的信息,农户通过蓝牙连接打码机,可以打出带有追溯信息的合格证标签。”新沂市农业农村局质监科徐杏说。
我市水蜜桃种植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引智引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智能化的装备,采取“互联网+智能化”方式,线上线下一体化推进、融合“人巡、质巡、网巡”手段,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种植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在提升监管效能的同时,努力确保消费者吃上正宗安全甜美的水蜜桃。
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沂(桃)推广示范基地主任张宏图说:“为了进一步提升水蜜桃品质打造品牌,我们建立了水蜜桃产业研究院和江苏农科院联合建立了水蜜桃产业研究院,将品种、技术、现代的技术装备加以示范应用。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导的转化平台,将修剪、绿色、病虫害防控、地理保护等现代技术。目前园区,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0%以上,现代成果、技术成果、装备应用达到95%以上。”
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近8万亩,有20多个早中晚熟品种,市场供应长达6个月。一个个粉红的水蜜桃、一颗颗绿油油的桃树,对于村民而言,不只是味甜汁鲜的时令水果,更是带动一方产业兴旺、农村增收的“致富果”。如今,蜜桃将“搭乘”“数字云”,“甜蜜”再次升级!
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沂(桃)推广示范基地主任张宏图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园区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同时提升品种培优品质,品牌进一步打造,提升新沂水蜜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新沂融媒体:曹顺 王冉冉
编辑:周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