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文章!值得每一位新沂人细读!
继2018徐州五县两区综合考评中荣膺第一后,我市梅开二度,日前在2019徐州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中再拔头筹,又一次喜获一等奖!这个令人振奋的喜讯,宛如跳动的音符,谱出了新沂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最强音。2019,新沂紧扣“两城一地”战略目标,聚焦“五大突破”牵引性工作,大兴实干之风,一步紧着一步赶、一件盯着一件办、一项连着一项抓,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以新的有力作为交上了一份全面出彩的成绩单。党建引领作用越来越强,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中等城市雏形呼之欲出,绘出乡村振兴美好愿景,改革开放迈出关键一步,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翻开时间的记录簿,喜看2019新沂梦想的种子如何拔节生长、梦想的花朵如何绚烂绽放,品味梦想的“硬核魔力”。近年来,新沂的每一次跨越,必伴随着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强力引导。正是创新求实的思维,正是海纳百川的情怀,正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维观念”的登高一呼,不断推动着新沂区域禀赋优势向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转化,走出了一条在新沂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荡气回肠的巨变之路……回眸2019,市委市政府观大势、谋大局、定方略,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中开拓新视野,构筑新格局,动员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担当实干,奋力争当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全力以赴坐稳“徐州第一方阵”。“发展要顺应大势、融入大局,把握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高点定位,在战略上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市委书记高山如是说。对于新沂来说,实现“苏北领先”,有很多难关要攻破,还有很多“坎”要迈过。通过向解放思想要创新力、向优化服务要生产力、向作风建设要执行力,新沂正在更高的站位上谋划未来。在战略目标上,市委提出了“两城一地”的发展坐标,通过“两城一地”的发展坐标,进一步明确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在顶层设计上,新沂提出打造全国县域“枢纽经济”发展先行区的定位,这是新沂融入服务徐州发展大局的最佳切入点,也是新沂做足优势转化文章的发力点。伴随着徐连、合青、京沪复线等一揽子重大高铁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新沂全面融入长三角、环渤海“2小时经济圈”已经变为了现实;新沂保税物流中心(B型)、对外贸易加工产业园、新沂港、通航产业园,以及超200万平方米标房等一批优质平台建成投入使用,为我们从产业链、创新链层面全方位聚集整合高端要素,高位嫁接长三角经济圈优势资源,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注入了强劲动力。“枢纽新沂,物流天下”。打造全国县域“枢纽经济”发展先行区,新沂蓄势勃发。新沂市党政考察团赴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嘉兴海宁市、宁波慈溪市、宁波余姚市、绍兴柯桥区、杭州滨江区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抢抓战略机遇、扩大开发开放、创新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新沂的发展进一步望、闻、问、切。极目大江南北,解放思想成为推动发展的最强音。在新起点上建设“强富美高”新新沂,同样需要以思想领先赢得发展率先。 一个人,只要有精神脊梁在支撑,再大的困难也会踩在脚下。一个地方,只要有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就能在发展之路上奋发有为、奔向成功。面对新常态的压力,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助推器”、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点”、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度量尺”,实招频出,打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标杆,吹响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嘹亮号角。更新的理念、更宽的思路、更实的举措,带来了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齐头并进、经济建设与民生保障同步改善。攻项目,牵住发展“牛鼻子”。生机勃发的陵山沭水间,项目建设的发展蓝图被一个个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建设现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建筑,一个个开足马力投产的企业带入现实。总投资150亿元的中新钢铁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启动建设,将打造成淮海经济区特色鲜明的钢铁产业示范基地。总投资57.5亿元的晋煤恒盛新材料项目基础施工,着力打造竞争有力的现代煤化工新材料基地。总投资50多亿元的光大铸管生产基地将铸造产业结构向中高端高附加值转变。新沂经济开发区和锡沂高新区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开展“僵尸企业”及半拉子工程分类处置,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大部分地块已经招引入驻新项目,实现了腾笼换凤,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在重大产业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有效投入持续扩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保持徐州县域第一方阵;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加快形成以“龙头项目带动、骨干项目支撑、关联项目配套”的产业链条,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集群——市委书记高山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声犹在耳。项目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新沂强。抓项目、抓产业一直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的主线。经济工作向产业项目聚焦、产业升级围绕产业链发力,这一直是新沂发展的清晰逻辑。2019年是新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突破年。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扩投入、聚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一批超50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先后落地,我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局面。2019,新沂精心绘制“招商地图”。紧紧围绕医药健康、绿色化工、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与产业发展高度匹配的目标客户库、项目数据库、合作载体库,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落地率。两个园区和镇(街道),充分发挥招商主体作用,精准出击、全力拼抢,争取了一批“顶天立地、强筋壮骨”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新沂。新沂继续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和“服务企业年”活动,全天候、无条件、不打折为企业排忧解难、暖心鼓劲。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创新推行“网上办、掌上办、协同办”的“放管服”改革新模式,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真正让群众办事“省事、省时、省心”。积极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大力推行项目“全程代办制”、企业“服务专员制”,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着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叫响“心怡营商·赢在新沂”品牌。在推进县域发展中,新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路。在产业发展问题上,正确处理好远与近、退与进、舍与得、快与慢的辩证关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先后否决小化工、农化类项目21个,涉及投资近54亿元;依法关停26家化工企业,关闭取缔散乱污企业1373家;投资近15亿元,用于2243户居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在线监测,全面推动化工园区提档升级,从源头上为生态环境减负。2019年,我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PM2.5年均浓度,在徐州县(市)区改善幅度最大。今年以来,我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比例、PM2.5浓度均位居徐州县(市)区第一。高质量发展须做好民生大文章,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普惠水平。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一份份福祉走进百姓,一波波点赞扑面而来。新沂发展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扎实推进7大类44项为民办实事工程,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脏乱差”、农贸市场短缺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2019年省政府给我市下达棚户区改造新开工任务为11000套,基本建成3000套,新开工20053套(2018年结转9690套),总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加快推动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按照序时进度抓好25个结转项目、30个新开工项目建设,超额完成省、徐州市下达5220户改善任务。积极打造改善农民群众住房精品工程,创建省级示范项目2个、徐州市级精品示范项目3个,有效促进全市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去年以来,全市各乡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紧扣“20字”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地制宜“建新居”,坚定不移“强功能”,持之以恒“优环境”,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在去年乡村振兴考核中,我市农房改善位居徐州县域第1位,并获得了省“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激励支持”,小康愿景越来越近,乡村面貌越来越美,乡风民风越来越好,一幅秀美和谐、充满活力的乡村新画卷愈加清晰、愈加迷人。以打造“学在新沂”品牌为重点,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校建工程建设,配优配强教师队伍,解决好师资配置不足、大班额、择校热等突出问题。以“健康新沂”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大力推进医共体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着力提升中医院运营和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水平,加快实施铁路医院、妇幼保健院、新安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深入开展城市“微治理”行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美化“细腻有序”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全力打造内外兼修的“品质城市”。物业管理工作下沉到街道,由街道办实施属地管理。全市已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133个,物业覆盖率64%,6个物业小区获得徐州市级示范物业项目称号,14个物业小区获得新沂县区级示范物业项目称号。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全面扛起主体责任,聚焦民声,真抓实改。市委常委会率先垂范,领导干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开展专题调研,聚焦乡村振兴、“三大攻坚”行动、枢纽经济等10个调研专题。全市各单位聚焦高质量发展中的短板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问题,梳理确定产业转型、人居环境整治、小区物业管理等170个课题,开展专题调研1000余次,收集问题和建议1400余件。2019,新沂收获了一批振奋人心的喜事好事,干成了一批牵动全局的大事要事,办成了一批群众点赞的暖事实事,破解了一批事关长远的难事急事,各项工作都呈现出了蒸蒸日上、跨越赶超的态势。今日新沂,正进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黄金期。这座通达之城、魅力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成峰。“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市上下要大力发扬实干担当精神,迅速掀起高水平全面小康总决战的高潮,确保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市委书记高山在前不久全市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动员会暨2019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铿锵有力,壮怀激烈。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把握好“四个关键词”:即转型出关,更加注重提升产业质态,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留给未来一个“动力澎湃”的新沂;生态宜居,滨水生态园林城市特质更加彰显,农村环境更加美丽宜居,留给未来一个“近悦远来”的新沂;开放枢纽,形成双向开放新优势,打造全国县域枢纽经济发展先行区,留给未来一个“开放活力”的新沂;善治样本,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留给未来一个“和谐有序”的新沂。“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当前,新沂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责任不容推卸,机遇不容耽误,考验不容回避。在新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让我们以“走在前”的姿态、“干在先”的劲头、“敢担当”的勇气,坚决扛起“圆梦小康”时代使命,全力把“小康愿景”变为实景,竞相在“小康大考”中担当作为,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跨越赶超,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沂高质量发展新篇!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百万新沂人民每一份力量汇聚起来,每个人的光辉融入时代的发展,新沂的星空就会群星闪耀,夺目灿烂。一路向前、一往无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