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沂市教育系统立足实际,将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让劳动教育之花绽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同学们,上节课的时候我们已经来到这里了解了两种农作物,那么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
5月6日,在新沂市城东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里蔬菜长势喜人,这些是孩子们历经一个月的时间,用心呵护的成果。
“油麦菜是我们从种植到浇水到施肥,每个生长的节点都是全程参与,我感受到了动手能力不断增强,也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学生宗晨曦告诉记者。
为了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城东小学在钟吾街道黄墩村开辟一个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变身为小农夫,体验劳动的乐趣。
“我们每个月都会带孩子来种植基地,体验种植劳作的快乐,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搬到实践,搬到户外实践活动上,让孩子亲身体验到生命生长的过程,以及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新沂市城东小学教师赵君说。
热爱劳动,从你我做起。走进新沂市春华小学五年级十二班,一堂有“滋”有“味”的劳动教育课在教室内“上演”,这样的美食课,不仅学生欢迎,家长们也纷纷点赞。
家长马敏对记者说:“孩子没上学之前,在家里懒散惯了,到三四年级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单独炒两个小菜了。春华小学对劳动教育这块儿还是非常注重,有利于培养孩子勤劳的作风,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家庭参与感。”
春华小学德育主任张同山表示:“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后,我们学校根据特色做了一些调整,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相结合。比如说,利用传统的节日,像端午节包粽子,五一劳动节为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劳树德,以劳增智,让学生真正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理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身体力行的劳动中获取经验与知识,正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新沂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各所中小学依托课程特色,通过实践基地、“每周一餐”、“家庭小农场”等劳动课堂,让学生在体验劳动的辛苦时,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相关精神,新沂市将结合学校特色,让劳动教育与学科课堂、活动课堂、家庭教育课堂有机结合,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在互动和融合中让学生劳有所获、动有所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把“学知识”和“育人”有效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下一步,新沂市教育系统将以劳动教育课程为抓手,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内涵,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让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杨征亚说。
记者:伏恒江 王冉冉
编辑:谭之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