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他乘风破浪、锐意进取,从一名普通员工,一步一步成长为新沂市优秀工作者、新沂市百名优秀人;工作10年,获得各类荣誉10多项,其中省部级荣誉4项,并多次受到上级嘉奖表彰。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技术员张堂标。
时刻记录好生产的节点、随时查看产品的质量、不时和同事沟通技术上的问题……在人群中,这个忙碌的身影格外的亮眼,他就是斯尔克的一名技术员张堂标。
2012年2月,张堂标来到斯尔克,成为公司研发部的一名技术人员。当时,纺织行业在进入成长期,张堂标经历了化学纤维产品取代部分棉产品的更新升级过程。尽管技术革新使工作效率不断提升,但因为部门人少活多,科班出身的他从未轻松过。
“其实我们做新品开发的时候,前期比较辛苦,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没有头绪,只能一点一点的把它理出来,也是经常加班熬夜,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张堂标笑笑说。
这样的状态持续5年后,张堂标开始对自己的工作做了深度的思考,二十几岁风华正茂的年纪,青春怎能白白耗费在日复一日的按部就班之中,自己怎么可以停滞不前?他在迷茫中思索着,到底什么才能让研发的产品和技术走得更远。
“当时在没有任何技术的前提下,我们设计了苏丝的产品,通过自己的摸索增加产品化学改性的方法,增加了第三、第四单品,但是在实际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寻找第三和第四单品还是很困难的。”张堂标告诉记者。
为了尽快设计出苏丝,在工作之余,张堂标会挤出时间拼命学习,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期刊来扩大知识面,一边提高理论水平、汲取新营养的同时,一边不停研发和实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苏丝这款产品“上市”了。
“顾客提的最多的要求,就是我们这个产品的后加工,因为我们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客户把它买回去,怎么样做一系列后面的加工,他们主要关注这些问题,目前我们是耐心给客户进行培训。”张堂标停下手里的活跟记者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斯尔克的客户越来越趋于高端,客户需求也越来越严苛。张堂标在为客户“量身定做”前,会先充分了解该客户所在行业的特点和产品特征,分析市场,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并及时跟进客户需求。
“客户的反馈还是很让人开心的,因为很多客户拿到我们产品,最终把这个产品设计成面料,就能直观地感受到我们这个纱线产品带给现有市面上的任何一种产品不一样的触感和观感。” 张堂标接着说。
十年如一日的“摸爬滚打”,张堂标在一线工作中掌握了“精一、会二、学三,岗位一线通”的全技能,为新品开发,产品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获得徐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技术创新优秀奖等荣誉,在参与、主持公司研发项目期间,他还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33件。作为技术工作者,创新就是张堂标的“生命”和前进的动力。
“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沉得住气,也是要吃得了苦,同时要听得了别人的劝,要沉下心,一步一步把事情做好,做得透彻,下一步,我们还要聚焦公司的化学纤维领域,通过新的改性的方法来使我们的产品达到更多的功能。”张堂标稳稳地说。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张堂标来说,荣誉和成绩必将激励他迎接更多的挑战。
记者:许博文 王冉冉
编辑:谭之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