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一周年。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等10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积极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法“童”行,织牢法治护航“一张网”。为落实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等部门通知精神,江苏省启动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活动,推进法治进校园、进社会、进家庭。为了使社会关注、学校关爱、家庭关心“三条线”汇聚成法治护航“一张网”,确保相关部门履职有为,积极推行法治副校长实践,并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进一步明晰法治副校长职责,除了法治教育,还包括学生维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指导实施教育惩戒等内容。以徐州为例,目前全市已为1288所中小学累计聘任1400余名法治副校长,其中公安人员占60%以上,检察官、法官占30%左右,执业律师近10%,实现学校法治护航全覆盖。
呵护童心,共绘网络保护“同心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规定要对未成年人加强网络保护,相关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预防和干预,确保孩子不沉溺网络虚拟时空,免受不良信息侵害,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愿。为此,全国各地掀起“强国有我,与法‘童’行”、“携手落实两法,共护祖国未来”等主题宣传活动。画好网络“同心圆”,必须做到思想圆心不跑偏、法规半径不走样、道德圆规不变形,深入推进“清风”、“净网”等专项行动,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助力画好网络护航“同心圆”。
守护有我,答好依法带娃“新考题”。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使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父母或监护人负责家庭教育,依法带娃。依法带娃怎么带?江苏给出好法子。近日,南京、泗洪等多地法院发出家庭教育令,督促不称职的家长承担起家庭教育主体责任。通过线上线下典型案例分析、对不称职家长训诫、对家长进行家教培训指导、邀请家长参与亲子互动游戏、法治知识问答等方式,强化亲子教育,探索依法带娃新课题,使未成年人父母或监护人树立起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个老师的责任意识,履行好对孩子共同教育的义务,以实际行动把牢家教第一关,书写依法带娃新答卷。(朱乐峰)
来源:中国徐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