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点赞身边的最美家庭| “一本孝恩簿 推进大文明”——徐州市“最美家庭”陆裕彩家庭事迹

2021-02-22 15:32:00

孝恩薄,是马陵山镇高原村移风易俗一个独特、典型、有力的做法,高原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跟一本小小的孝恩簿是分不开的。而说到孝恩簿,必须要讲到陆裕彩、舒志奎家庭。他们一家在响应党和政府移风易俗号召,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方面身先士卒,也是高原村使用和推广孝恩簿的鼻祖。

陆裕彩和舒志奎老两口拿出自家孝恩簿欣赏。闲暇时光,当老两口想念儿女时,便拿出孝恩簿,从孝恩簿中发现子女满满的孝顺和爱意。

陆裕彩、舒志奎老两口两个孩子都在外地打工,虽然相隔很远,但是儿子儿媳常常回家探望老两口,每次回来都大包小包带着好吃好喝的东西。后来在外面工作忙了不方便回来也是频繁快递东西回家。一次,陆裕彩把孩子寄回来的东西拿出来看的时候,心理盘算,儿女带送这么多东西回来,自己记性不好,何不找个本子记下来呢,这样既记住孩子给的东西,又能在想孩子的时候翻开本子看看,慰藉相思之苦。于是以后每次儿女给的东西,陆裕彩老两口都一一记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大到衣服、被子,小到瓜子、饮料。

有时儿女打电话回家说因为工作没法回来,实在不孝,陆裕彩就一口气报出数字,说你们最近给了多少多少东西和孝心,儿女非常诧异,父母怎么记得那么清楚?陆裕彩就回答:“因为我手里有个孝恩簿,上面都记着你们的孝心呢。”  

儿女回家翻开孝恩簿时也是感慨万千,感谢父母的理解、用心,也激励自己以后更加孝顺,一家人因为一个“孝恩簿”变得更加相亲相爱。

陆裕彩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喜欢种养花草和肉肉,每天为花草浇水,让生活充满乐趣。

在和邻居聊天遇到哪家老人抱怨儿女不孝时,陆裕彩拿出自己肖恩簿展示讲解并劝说大家也这么做,有几家照做后也变得和睦多、抱怨少了。

村书记看到“孝恩簿”的功效,立马把它与移风易俗工作结合起来,统一做了“孝恩簿”在全村推行,2019年初,高原村统一给老人发放“孝恩簿”,让父母把子女对自己的“孝行”记录下来,并成立孝亲敬老活动督查小组,定期到老人家中逐户询问子女抚养费、医药费等落实情况。通过《致全体村民一封信》的形式,在村里实施草拟的孝行标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提出老人要住好房,每名子女每年至少给每位老人一定粮、油、赡养费、衣物、医疗费以外,该标准还特别提出子女要满足老人的精神慰藉需求。陆裕彩老两口积极献计献策,和村书记一道撰写关于移风易俗的村规,比如:父母在世你不孝,死后哭喊没必要;生前不给吃喝穿,坟前哭喊为哪般?棺前孝衣穿,不如生前把饭端;死后大操办,只为自己把钱赚。并且进一步完善孝恩措施,根据每户村民的实施和执行情况,每年年底,村里都会在醒目位置张贴“孝心榜”和“不孝榜”两张榜单。当然,陆裕彩、舒志奎家每年名单都在孝心榜上。

陆裕彩在门口空地开辟了一块菜园,种植蔬菜和芋头,自己吃不了的,就送给邻居吃。

70岁的陆裕彩逢人便讲,她有2个儿女,“孝恩簿”无形中将兄妹两人拧成一条绳,在孝敬母亲这件事情上,也达成了共识:要常常陪伴父母、看望父母,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以前他们孝顺,现在有了“孝恩簿”,儿女更加孝顺,冰箱里的鱼、肉吃不完。在他们的带领下,全村的儿女也在孝顺的路上你追我赶。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