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指南(二)

2021-11-08 09:40:48

努力在“笃信之、明方向”上下功夫,务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领会得更加准确到位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这“十一个坚持”紧紧围绕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时代课题,深刻阐述了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一定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切实增强思想自觉。

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把握根本政治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的最大区别;强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为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和魂提供了科学指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政治准绳。我们要始终坚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这些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向哪走、走什么路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明确的信号。我们要始终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传承中华法系优秀思想和理念,借鉴人类优秀法治文明成果,坚定“四个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把握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强调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展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把握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强调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一脉相承,与我们党推进法治实践的理论成果一脉相承,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与时俱进系统回答了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历史性、原创性贡献,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宝库增添了崭新的成果。我们要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守正中创新,坚持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法治应对和战胜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涵盖广泛的宏大工程,把握统揽全局的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强调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强调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强调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纵深推进,实现了目标任务和建设路径的有机统一,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我们要始终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实现法治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系统集成、协同联动。

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协调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把握统筹兼顾的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强调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强调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将国内治理与国际治理相协调的全球视野、博大胸怀和历史担当。我们要始终坚持善于运用法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善于运用法治解决国际争端,善于运用法治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