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什么人容易被境外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策反运用?

2021-10-26 09:53:00

有条件接触国家秘密的公职人员、军人、科研单位工作人员、重要科研企业员工、高校师生等人群,是境外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长期以来策反运用的重点对象。当前,境外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策反运用的对象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普通的军事爱好者、军事基地周边居民甚至普通公民都有可能被策反运用,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搜集情报的工具。

公民如何在日常交往中增强保密防范意识?

1、学习保密常识,接受保密教育,正确认识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增强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2、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内外有别,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交往中不要随便涉及我重要涉密单位的内部人事组织、科研进展、技术成果和经济建设中各种未公开的数据资料。凡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回避或按上级的对外口径回答。

3、在与境外人员接触时不要携带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记有秘密事项的记录本。对方向我索取科技成果、资料、样品或公开询问我内部秘密时,要区别情况,灵活予以拒绝。

4、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要带境外人员参观或进入非开放区域、场所;不准境外人员利用学术交流、讲课的机会进行系统的社会调查;不要填写境外人员发放的各种调查表,或替他们撰写社会调查方面的文章。

5、在新闻出版工作中,要注意保密原则,不要随意刊载有关国防、科研等事关国家秘密的事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在国外刊物上发表文章要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不要为境外人员提供或代购内部读物和资料。

提高警惕注意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1、一些可疑人员未经批准到内部作调查,进行科技、经济、企业等情况搜集。发现这种情况不能随意提供,并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2、警惕境外电台、电视、网络等传媒的煽动,造谣。

3、一些境外组织和人员经常出现在我军事、保密单位周边,乘机盗取秘密情报和信息。如遇有可疑人员要立即报告。

4、一些有境外背景的组织和个人,利用一些群众不满情绪,煽动与政府对抗。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电话:12339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