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文明校园 我们共同努力

2021-08-16 09:24:50

文明校园是推动和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是“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过程。增强文明意识,提高自身素质,是我们共同的努力方向。我们要以主人翁的姿态传承文明、践行文明,争做文明有礼的人。

致全体教职工:

1.从自己做起,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

2.以崇尚节约为荣,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减少一次性产品的选购和消费,杜绝白色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3.注意饮食卫生,树立健康饮食观念。践行“光盘行动”,拒绝饮食浪费。

4.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自觉呵护舒心的学校环境,共创无烟校园,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5.对学生开展蕴含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将文明卫生知识的传播与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相结合。

致全体同学:

1.彬彬有礼,文明用语

讲文明,懂礼仪,见到老师、长辈、同伴主动问好。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说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喧哗嬉戏,言行举止文雅有度。

2.爱护环境,文明品格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爱护校内一草一木,讲究卫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践踏草坪绿地,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

3.珍惜粮食,文明用餐

餐前洗手,疾病远离;珍惜粮食,坚持“光盘行动”。

4.遵纪守法,文明行动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做到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文明行走,文明乘车,养成文明出行好习惯。在校内,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急跑急跳,不冲撞,行为举止优雅文明。

5.携手同行,文明传播

努力做到文明言行的实践者和传播者,积极动员身边的人参与到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中,勇于指出和纠正父母和身边人的不文明行为,为改善学习生活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致全体家长:

1.尊重孩子,尊重老师,配合做好教育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来校时注意仪表整洁、行为文明、谈吐得体;不在校内吸烟;不讲粗话;不大声喧哗、聚众聊天;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果皮;教育引导孩子爱护校内设施,为孩子树立表率,共同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3.关注孩子成长,关注班级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主动与教师沟通,配合学校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自信、阳光、活泼的性格。

4.引导孩子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看待并处理孩子与同伴的矛盾。遇到孩子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家长应采取正确方法给予引导,文明教育,或向班级教师反映,给予恰当解决,共创和谐、温馨、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

5.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不暴饮暴食、不放纵溺爱,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要鼓励、支持孩子自己完成。

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会使校园变得更加文明和谐;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动人。让我们携起手来,行动起来,引领文明新风,共创文明校园!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