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江苏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助益,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照上。技术进步会加剧还是缩小发展鸿沟,一直是人类社会争议的话题。互联网在江苏这个最大试验场里的表现,证明了其发展有助于增强全体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回首二十余年江苏“网事”,互联网给江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推动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数字经济带来的发展新动能逐渐壮大,已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农村,手机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民们的“新农具”,农产品搭载着流量的快车,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云经济”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偏远地区的孩子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和北京的老师互动交流,不仅课程体系丰富了,教育公平理念也得以实现;更有无数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小微商户,在大数据等技术的帮助下,获得了互联网科技平台提供的定制化金融产品。
在疫情期间,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更是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立下赫赫战功。“健康码”、 疫情动态分析图、实时救助平台等数字工具,在防控指挥、态势研判、信息共享、治病救人等方面显示了巨大的能量;在线教育、零售电商、远程协同办公、外卖等业务迅速发展,“云端经济”在疫情中逆势飞扬,彰显了江苏经济的韧性。
创新一直是支撑互联网发展进步的灵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等领域的数字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正是互联网对江苏经济创新效应的生动体现。从触网的跟跑者,到如今不少领域的引领者,江苏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经济发展的飞跃。
“数字技术是决定未来的胜负手。”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就要优理念、明职责、早行动、抓落实。以思想大变革激发改革源动力,强化忧患意识、保持数字化思维,学习吸收先进经验、主动创新求变,坚持“干”字当头,抢抓时间、机遇,推动江苏数字化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习近平主席在APEC、G20等多边外交场合也强调,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要主动应变、化危为机,深化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
数字化改革是打造“重要窗口”重大标志性工程,这既是改革任务也是政治任务,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刚需,既是善治之钥也是利民之举。我们要准确把握数字化改革蕴含的战略考量和历史担当,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不断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江苏数字化改革改在实处、走在前列。
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而数字经济本身就是活力、潜力和创新力的代名词。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我们的城市更加智能,我们的生活更有温度,我们的命运彼此相连。
坚持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加快改革补齐短板,切实提升数字化改革的实效性,让全社会更好地共享“数字红利”。在数字时代重塑竞争力,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王敏力)
来源:中国徐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