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农业生产最需解决的问题就是“种什么”“怎么销”两大难题。传统农业都是先生产,后销售,常常因销售渠道不畅,好产品却烂在田间地头。
在新沂,有这样一朵花,不仅积极探索“订单式”种植的模式,让花卉产品销量稳中有增,前景看好;还解决了上市后的销售难题,所产出的鲜切花远销海外,蹚出了国际“名堂”。而这朵花就坐落在草桥沂岸花卉的花棚里。
走进鲜切花大棚内,白的、黄的等各类鲜切菊将这个基地内装扮得四季缤纷。花农们正在花地里忙着采摘......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室外37度的高温,在这里却有一丝清凉,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通过外观,记者看到大棚有3米多高,棚内配备了智能温度传感器、通风系统以及数字化设备,通过温度来控制菊花的生长环境,达到优质菊花上市的标准。
江苏沂岸花卉股份有限公司鲜切花种植基地负责人胡晴说:“基地里300多个大棚温度传感器,可监测实时温度控制电源,为棚内换风,调节温度,到了冬天,我们每个大棚都配备了补光灯,延长鲜切花的光照时间,在品质上面都是有保证的。”
花田里开出“美丽经济”,这样的优质花卉为何“稳站”国外市场?又为何有如此好的“口碑”?
答案是:“订单式”种植!
“订单式”的花卉种植,让公司的菊花从来不缺少买家。根据客户的订单,提前规划好销售方向,让公司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提高花卉的种植质量上。仅鲜切菊一项,以一年种植三茬花的标准来算,亩产值就可以达到4万多元。
数字化设备,科学化管理,如今这里的菊花按照花的色泽、花枝的长度、花苞待放的规格,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是植株健壮、花头整齐一致的产品;B级是个别花头略微徒长的产品;其他产品则划为C级,直接就地销毁作为肥料。目前,已进入菊花的盛花期,如今每天采摘鲜切花的A级产品率高达到了90%以上。
“目前种植规模近1000亩,一共有2个品种。我们采用合作社+农户方式,以订单式销售的模式发往韩国等地,上市的时候每天三到四万枝。"江苏沂岸花卉股份有限公司鲜切花种植基地负责人胡晴说。
从市场认可到擦亮鲜切菊的“金色名片”,再到赢得国外的“好口碑”,一路走来,沂岸花卉的鲜切菊可谓家喻户晓,稳站国际市场。
新沂融媒体记者:曹顺 王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