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报送专区

江苏新沂:久旱送“甘霖” 为群众解燃眉之急

2022-06-15 09:32:52

今年1-5月累计降雨量102.5毫米,比常年(197.1毫米)偏少48%,其中4-5月未降透雨,降雨量仅为33.8毫米,比常年(120.1毫米)偏少72%。6月上旬降水量仅0.7毫米,比常年(19.2毫米)偏少96%。根据新沂土壤水分自动站土壤墒情监测结果显示,浅层土壤达中度旱情,丘陵岗地旱情尤为明显,有效降雨过程的明显偏少,已经威胁到了今年的夏种工作。

旱情刻不容缓!防汛抗旱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面对持续发生的旱情,新沂市水务局闻讯而动,积极调配调度全市河湖库水源,多方筹资修复破损灌溉渠道,加大河道清理综合整治力度,以水惠民、以水利民,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和绿化用水等,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谋划在前,下好防汛抗旱“先手棋”

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认真查找薄弱领域隐患问题,即查即改、立行立改,全力打好有准备之战。按照“查严、查细、查实”要求,对河湖堤防、涵闸泵站、涉水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等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式督办,落实闭环管理,累计完成问题隐患整改160余处。深入推进春季河湖库清洁行动和“两违三乱”整治专项行动,覆盖全市小沟级以上河道及村级小微水体,清运岸坡水面垃圾,清除阻水障碍物,完成河道整治1045条,完成率99%。持续提升河湖库蓄水排涝能力对省河长办交办的妨碍行洪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市级河长亲自督办,确保改出实效。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统筹考虑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需求,有序做好流域防洪、区域排涝、城镇防洪和综合用水调度。针对当前旱情突出问题,科学启动沂北干渠输水大动脉和新戴河、大墩翻水站核心补调水工程,积极协调沭河和白马河上游水源调配,全市累计调水近1亿立方米,全力保障小麦灌溉和水稻栽植用水需求。

落实在早,坚守防汛抗旱“主阵地”

结合工作实际并重点针对去年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完善修订市、镇、村三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聚焦重点区域、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和手段,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保障。针对近年来应对暴雨、洪水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加大资金投入,累计投入近10亿元,重点实施骆马湖退圩还湖、旱涝灾后应急治理等工程项目,补齐防洪除涝短板,确保全市度汛安全。同时,加大镇域水系连通工程和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力度,恢复原有灌排体系,增强区域调蓄排水能力。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措手不及”,及时补充,不断丰富防汛物资种类,最大限度满足防汛抗旱、抢险救灾需要。市、镇两级共储备编织袋173万只、麻袋5万只、土工布3万平方米,配备移动抢险泵车、挖掘机、打桩机、移动发电机组等应急装备和设备,储备防汛块石4.68万吨,将根据险情,随时调运处置。积极推进以专业队伍为主、社会支援为辅的防汛抢险队伍建设,随时做好准备,做到“有险除险,无险练兵”,目前已登记造册各类防汛抢险队伍73支7000余人;各镇(街道)均组织相关防汛抗旱责任人、应急抢险队及巡堤查险等各类人员集中培训10余次;市人武部、应急管理局、水务局于6月9日-20日组织开展联合防汛抢险综合应急训练演练,切实提高队伍应急抢险能力。

行动在实,筑牢防汛抗旱“生命线”

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层层压紧压实,各镇(街道)主要领导靠前组织指挥,亲自抓落实,及时动员、组织群众做好汛情应对,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严格执行 24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重要信息和工作调度及时传达到位。汛期由气象、水务、应急管理、住建等部门骨干人员联合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集中办公,加强会商研判,密切关注天气、雨情和水情变化,精准科学做好洪水预报、旱情预测、应急响应,争得防汛抗旱主动权。组织专家对沭河、新戴河、黄墩河等城市河道及周边主要外排河道水位进行合理预判,适时提前排水,及时预降高塘水库、阿湖水库等重要河湖库水位,做好应对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强化水库安全度汛,落实好各类责任人和重点环节,严格落实水库调度运用计划,严禁超汛限水位运行。突出台风防御,及时组织船只、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防范强台风暴雨和次生灾害。相关部门对下穿式立交桥、涵洞、集雨井等易积水点进行清淤疏通和全面检修,确保能够迅速排除积水。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根据水源供需情况,优化水源调度,统筹安排好城乡生活、社会生产和生态环境等用水需求,重点做好农业用水供给。同时,根据雨情预报,密切监控29座中小水库水位,严格执行水库调度规程,防止旱涝急转,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