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多年来,东方雨虹徐州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推进企业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步伐,企业各环节智能化水平加速蝶变。
东方雨虹徐州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在“智改数转”之前,企业采用的是看板式管理模式,用纸质文件进行信息传递,经常会出现文件及部件数据的遗漏和丢失,给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针对存在的问题,公司从2010年开始信息化改造,并在2012年——2018年之间,启动数字化改造,加速数字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东方雨虹徐州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杰告诉记者,我们集团是在2010年上线SAP系统,在2012年到2018年中,我们上线了WMS系统、TMS系统、LMS 系统。最早上这个数据系统是生产、销售、采购三端是没有打通的。
生产端、销售端、采购端各自实现数字化,带来一定的生产便捷,但仍存在流程断点多、数据滞后等现象,三端就像三个“数据孤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难以估算等问题。
如何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打通生产端、销售端、采购端的“数据孤岛”,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21年,企业又开始新的探索与尝试。
“2021年,我们集团大概投资3个多亿上线大数据平台,现在在BA大数据平台上的基础下,整合了wms系统和tms系统,包括LMS系统,包括MES系统,现在集团在推进mrp和aps系统,现在把徐州东方雨虹生产研发基地作为我们集团的试点,进行系统的全面上线。”东方雨虹徐州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杰说。
关键生产参数数据全部“上云”,工厂提交客户订单后,经系统智能化运算,便可即时获取准确可靠的原材料采购订单、生产订单等,需求、计划、采购、生产、仓储、销售变得更加精准精细,全程实现可视化跟踪管理。“智转数改”为企业带来全新变革,让企业开启了新篇章。
东方雨虹徐州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杰说:“这些系统对我们的主要影响,是看不到的,但是举个例子,2020年东方雨虹徐州生产基地的产值在13.46亿,我们的人员大概是214个人,2021年,我们的产值是17.2亿,人员是219个人。人员是没有增加的,但产值是有大幅度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改数转”的“加持”之下,企业不仅实现精益生产,生产效率更是大幅提高。
“我们最早定的是9+x,就是生产周期加九天到客户手里,前年的时候就变成了7+x,去年就变成5+x,今年定的指标就是3+x,三天必须到客户那里。我们对于一些老百姓常用的产品基本上可以做到1+x,x就是生产周期,生产周期保障24小时使命必达。” 东方雨虹徐州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