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沂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的队员来自各行各业,人们对他们的印象是: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他们又穿上了防护服、戴上了防护面罩、提起了消杀机,持续奋战在防控一线,这支队伍就是新沂市猎鹰应急救援队。
4月14日,在G30新沂西出口,记者看到队长戚大庆正带队执行消杀工作。他们背着50余斤重的喷雾器,对车辆的里里外外及路面、过道等进行全面消毒,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弥雾机喷出阵阵白雾,时间在繁忙的志愿工作面前仿佛按下了加速键。在消杀结束后,戚大庆又带着队员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登记查验。
“我们主要查验他们登记过的卡片,卡片有他们的信息,从哪来的,有没有做过核酸。在这个卡点,我们一共设了三个岗位,第一个登记,登记完以后把卡片交到第二岗,第二岗再查验,盖章以后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正常后,才通知第三岗放行。”戚大庆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疫情发生后,猎鹰救援队就闻“疫”而动,去年十月,在队长戚大庆的号召下,历时4个月,终于组建出一支拥有114名志愿者的队伍。
“我们去年十月份成立,队员有的是朋友介绍,有的是看到我们宣传,志愿加入队伍的,刚开始我们人员少,岗位工作重,有很多队员都24小时在岗,现在队员人数越来越多。”戚大庆高兴地说。
在这支特殊的队伍里,还有不少女队员,此刻,女子中队队长孙平正带领队员们在人民医院入口处积极维护现场秩序,提醒着来医院的市民保持安全距离。虽然她们看起来身材娇小,却没有丝毫娇气,和男队员一起冲在抗疫一线。
“从3月7号一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坚守在人民医院岗位,从早上八点钟到下午五点钟,中午吃饭我们都是换着执勤。”孙平坚定地说。
市民钱宗景竖着大拇指告诉记者:“以前医院门前没有志愿者,秩序有点乱,志愿者一来,秩序很好,非常感谢他们来到我们医院。”
今年以来,猎鹰应急救援队累计出勤2800余次,在高速路口疏导车辆数万辆,消杀面积约28万平方米,这一组组数字记录了他们辛勤的付出和汗水,也见证了他们用实践为群众撑起了一把安全健康的“防护伞”。
“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每个人都要有爱心,都要贡献自己力量,为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戚大庆说到。
记者:尤婷玉,赵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