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发布

疫情期间,必须出行该注意什么?

2022-03-25 16:54:31

图片


疫情期间出行要注意防范

科学做好出行计划

有效加强个人防护


1.出行前需要准备什么?

  (1)提前规划出行目的地与交通方式,尽量错峰出行,避免人群聚集、拥挤。


  (2)关注目的地疫情风险动态和最新防疫政策,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区县。


  (3)提前申请目的地健康码、行程码,必要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4)准备充足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等个人防护用品。


  (5)出现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疑似症状,或其他不宜外出疾病,及时规范就医,取消出行计划。


  (6)接种第二针剂灭活疫苗满6个月,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图片

  国务院办公厅在中国政府网及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推出“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专栏,统一公开各地权威、准确的防疫政策措施,赶紧扫描二维码进行查询吧!

图片


2.出行途中应该注意什么?

  (1)出行途中自觉配合体温检测及健康码、行程码查验等防控措施。


  (2)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若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减少触碰公共设施表面。


  (3)保持手卫生,饭前饭后、便前便后以及触摸眼、口、鼻、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口鼻并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4)尽量不在旅途中摘下口罩进食,若途中就餐,应错时错峰就餐,避免人员聚集。


  (5)途中出现发热、干咳等不适症状,要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近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3.到达目的地后应注意什么?

  (1)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高风险岗位等风险返乡人员及时向所在社区(村或单位报告,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等相关的健康管理措施。


  (2)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聚集、不扎堆,聚餐、聚会等人数不宜超过10人。


  (3)自觉遵守公共场所亮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4)在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以及人群聚集的室外场所,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5)保持勤洗手、常通风、咳嗽礼仪、“1米线”社交距离等良好生活习惯。

  (6)及时向单位、社区报备,根据各地最新防控政策,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管理等措施。


  (7)到达目的地后开展14天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相关症状,及时做好个人防护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前往医院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医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处出史或旅行史、接触史,及时诊断和治疗。


疫情之下

生活依然继续

假如出行需要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

需要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这份公共交通防疫指南请查收!


图片

图片



来源:综合网络

图片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