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新沂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2022-03-10 11:07:12

近年来,新沂市立足实际,以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科技先进、绿色发展为目标,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的“牛鼻子”。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把科技助农送到田间地头,打通兴农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沂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路子。

在高流镇老范村桃农范北峰的园子里,一棵棵装上“支架”的桃树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负责人告诉记者,支架的作用是让树杈保持着60度的角度,这样能使光合作用效率最高化。

桃农范北峰说:“以前我们这栽十年左右的树体都老龄化了,经过一系列技术,目前有复新的状态出来,品质也比以前大大提高了,市场肯定是有拓展的。”

“要想销路好、价格高,就必须有过硬的品质。”与果树打了10年交道的“老把式”范北峰将蜜桃种植业的症结看得明明白白。

前些年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加,一些蜜桃种植户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产量,滥用化肥,导致蜜桃口感下降调整发展方向。提升蜜桃品质,促进蜜桃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2019年开始农业农村局建设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在范北峰农场作为一个示范点,推广全省高效的桃产业技术。

“其中,我们主要推广地布覆盖、高冷栽培,生态虫草、长枝修剪技术等十余项,这些技术可以说给我们桃产业总体水平,标准化生产实现一个大跨越,使得技术方面,已经走在周边前沿,使品质品牌有了极大保证。”新沂市省级示范园基地主任张宏图说。

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打通兴农最后一公里。在双塘镇农户尹文彬的桃园里,早桃已进入盛花期。桃子生长最适宜的温度需要严格把控,为了保证大棚室内温度,需要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对温室进行放风,避免因棚内温度太热,造成幼果长势不好,说到如何把控温度,他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起了“妙招”。

桃农尹文彬说:“棚内是智能温控系统,在开花之前不能大于25度,所以设置成22度,给开温,到22度就自动把风口给拉开了,设置关温19度,19度一到就给合上。”

尹文彬给记者算了一笔“时间账”,按照往年人工掀棚1个棚要30分钟,40亩地护理完要2个小时,天气不好时一天要掀10余遍,相当于24小时都要时刻注意温度。如今运用机械设温技术,自己成了“甩手掌柜”解放了人力,温度也有了更精准的保障。

优化种植方法和科技管理的强强联合,让桃农们不再一味追求高产量,而是积极应用栽培新模式、新技术,实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达到了早果、丰产、优质、安全、高效的效果。如今的新沂蜜桃,已经从最初的论筐卖,变为现在的论盒卖、论个卖,给广大桃农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去年,尹文彬的桃园平均每亩收入达到3万元。

新沂市省级示范园基地主任张宏图说:“未来推动水蜜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标准化栽培,全程冷链物流,农旅融合以及大数据管理四大新体系,我们通过各种措施进行产业有序推进,目前在“四新技术”应用上,已经在全市推广应用,另外通过培训以及各种宣传措施,不断提升品牌化、品质化,使我们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新沂市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共建的水蜜桃、葡萄等产业研究院、江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支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中注重长远发展。目前,全市建设水蜜桃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葡萄核心示范基地600亩,建成周边地区具有先进水平的示范高地,发挥示范园现代科技高地作用。  

记者:孙晓  孙汉

编辑:周树慧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