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文中提出要重点支持新沂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这是对新沂经开区过往工作的支持与肯定,更是对新沂经开区未来发展的期待和嘱托。
去年以来,新沂经开区紧紧围绕新沂市“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发展战略定位,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引领,聚焦打造“千亿园区”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开工更加密集,动能转换更加顺畅,营商服务更加高效,新沂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聚焦招商引资“1 号工程”,做实做强做优实体产业链
项目建设是发展之基、产业之本。新沂经开区围绕“千亿园区”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实施招商引资“1 号工程”,以建强产业链为抓手,精心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全力打造冶金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高端纺织、智能电器四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新沂符号”的百亿级链主企业标杆。
去年以来,总投资180亿元的新凤鸣年产270万吨聚酯纤维新沂产业基地,以105亿元的科隆新能源新沂生产基地为,60亿元高端汽车内饰新材料,50亿元的锦诗纺织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签约落户园区,高端纺织、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链不断做大做强做优。
项目的快速落地需要有平台载体的支撑。经开区进一步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端纺织产业园、高端食品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钟吾智造谷等平台载体作用,实现平台板块错位发展、集约发展,全面提升园区能级。
加快“二次创业”步伐,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是经开区多年积累的“家底子”,通过“研磨”技术、“嫁接”智能,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投资150亿元的中新钢铁特钢板材减量置换技改升级项目,建设热连轧生产线及中厚特种专用板材生产线,可满足国内70%上下游产品生产配套;利民股份建设了年产500吨苯醚甲环唑原药项目和年产1.2万吨三乙膦酸铝原药项目;伟业铝材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高端铝材基地;维尤纳特、新河化工等重点民营企业也纷纷实施技改创新,掀起“二次创业”热潮。
在二次创业过程中,传统企业把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三化一补两提升”为方向,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更多企业向“专精特新”“隐形冠军”挺进。
擦亮“沂心意”服务品牌,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从招商到落地再到投产,项目每一步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从准入到发展,市场主体的生命活力需要优质环境的激发与呵护。
项目签约后,针对前置手续办理、环评报告撰写等这些困扰企业项目落地的具体问题,经开区指定代办员,对进驻经开区的项目,从项目立项审批到投资建设等18项审批手续实行全程代办服务,缩短项目手续跑办时间。
为保证落地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新沂经开区完善“领导包挂+服务专员”服务机制,按产业平台、部门职责实施项目包挂,明确“谁来服务”,理清“服务事项清单”及“服务问题清单”,及时了解掌握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题。
为助推投产企业做大做强,新沂经开区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用工、资金等问题,常态化开展“五帮五找”活动,帮助企业找资金、找人才、找技术、找政策、找市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