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大型系列述评—致敬!新沂工业,值得一读

2021-12-20 19:44:54

编者按: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起始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的喜庆之年。鼓荡豪情扬征棹,且破巨浪乘长风。新沂锚定“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战略定位,全力建设“徐州工业第一县”。新沂融媒推出大型系列述评文章,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新沂新发展鼓与呼。敬请关注。

重抓项目、育强产业,

夯实“徐州工业第一县”坚强支撑

12月16日,由国家工信部信通院主办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2021)》在青岛市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21)》,新沂位列工业百强县第86位,比去年前进14位。

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重点支持新沂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

这是新沂新的发展机遇!

这也是对新沂发展的鼓励和肯定!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中国共产党新沂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紧扣“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战略定位,以创新驱动、投资驱动、生态驱动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8月11日上午,时任徐州市委书记庄兆林到新沂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要求新沂全力建设“徐州工业第一县”。“徐州工业第一县”这一个沉甸甸分量的定位,进一步明确了新沂的发展方向。

新沂,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荣。

上世纪80年代,新沂率先启动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一举奠定了新沂工业经济的基础。撤县建市之初,新沂又探索实施了“先售后股”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从而在徐州制造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围绕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新沂在苏北率先启动国有工业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改革,对111家国有企业的2.6万多名职工进行身份置换,企业股权结构得到优化,一大批濒临倒闭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花厅、利民、蓝丰、恒盛......这些新沂人耳熟能详的企业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历经岁月的洗礼,历久弥新。

步入新发展阶段,

老化工基地如何实现蝶变?

机遇稍纵即逝。

抓住机遇并不比赢得机遇来得轻松。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有怎样的大局观念,决定了发展的前途和境界。

既要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把握新沂面临的战略机遇,科学谋划区域发展的布局,又要从微观入手,抓重点、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为高质量发展描绘科学的规划图和精准的路线图。

新沂出台《关于促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为工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办法。

《新沂市全程推进重大产业(技改)项目服务办法》,新制定出台5个方面26条惠企政策,健全“帮办、代办、协办”项目服务VIP机制,全力打造体系标准化、流程最简化、服务规范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走进新沂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智控中心,一整面墙的监控大屏让人眼前一亮。“全厂12个车间,每一台装置都安装了不同种类的检测仪器和自动控制阀,既可以收集信息数据,也可以进行智能化控制。”新沂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磊说。

利民化学是新沂农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之一。依靠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成为园区和企业的共识和行动。

在“二次创业”浪潮引领下,企业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赋能,全力建设年产500吨苯醚甲环唑原药项目和年产1.2万吨三乙膦酸铝原药技改项目。“智能化改革实现了生产工序整合、工艺流程优化和本质安全提升,目前,苯醚甲环唑原药月生产量达50多吨,市场供不应求。”该公司第十一车间副主任汤继严说。

今年以来,企业闻声而动,在永诚化工,1.2万吨电子化学新材料技改项目、国家级研发中心、智能化工厂建设如火如荼,推动企业向电子化学新材料方向转型,预估年产值可达20亿元。在中新钢铁,特钢板材减量置换技改升级项目施工热火朝天,投产后产能可达600万吨、产值超300亿元,企业产业结构实现“普钢+优特钢”双轮驱动。

维尤纳特、沪千人造板、新河化工等重点民营企业纷纷实施搬迁技改、

科技创新……掀起“二次创业”热潮。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民营企业行稳致远。目前,全市40多家规上企业推出“二次创业”具体计划。技改持续升级,累计实施49项、总投资150多亿元的技改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实现量质双提升。

传统产业发展“老曲新唱”正逐步成为现实。

重大项目是对冲疫情影响、

加快经济复苏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

也是厚植发展优势、

实现跨越发展现实路径。

“整整284台数控机床加工设备,6月20日进场,7月14日就加工出第一件产品,仅仅用了25天!江苏省锡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为江苏锡沂高新区)的落地服务确实让人分外惊喜。”谈起初到江苏新沂的经历,徐州启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志伟仍感慨不已。

中清新能源基地2GW光伏组件及3GW光伏配件建成投产,6GW光伏组件、5GW电池、20GW边框组件开工建设;项目从3月份签约,5月21日开工仪式,9月19日宣布组件投产达效,短短121天时间就能有这样的成果。“这是我们在其他城市没有遇到过的。”企业负责人这样说。

在今年新开工项目中,总投资3亿元的新沂景尚半导体测试设备项目和总投资3.5亿元的新沂堃昊数控机床模具项目提前竣工投产。

温德定岛水性超纤、中恒高科天线罩、长实集成电路、舜恩新型环保设备等11个项目目前已实现部分投产。

总投资150亿元的中新特钢板材7月份4号高炉试生产,总投资50亿元的上菱白色家电6月份可实现第一台冰箱下线。

新凤鸣产业基地一期5月份开工,目前部分厂房已主体封顶。

爆发力的速度源自哪里?

它来自头脑的战略定力,

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它来自手上的慢工细活,

产业生态需要悉心培育。

今年,新沂聚焦招商引资“1号工程”,突出“招商精准度、算好精细账、把好认定关”三个维度,紧扣“4+4”先进制造业体系,坚持“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并重,主攻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项目,以“大块头”项目引来产业“大集聚”。180亿元的新凤鸣产业基地、105亿元的科隆高性能三元前驱体材料、79亿元的中清新能源基地、50亿元的锦诗纺织产业基地等一批体量大、形态优的重特大项目顺利签约落地。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凝聚的是蓬勃动力,

赢得的是高质量发展未来。

夙夜勤勉踏实干,

明日春色倍还人。

高质量发展的鼓点催促着

我们继续前行的脚步。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总投资110亿元的水性超纤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生产。该项目从签约到落地投产,仅用半年时间,主要生产汽车内饰材料,在全球首家实现了全水性定岛超纤新材料的突破,打破了国外企业对国内车用超纤的垄断。与此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国家级水性超纤新材料创新研究院也签约成立。

一个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可以形成一条产业链,重构一座城市的产业格局。

在锡沂高新区“一带一路”智慧光电产业园内,领测半导体项目就是作为封装企业的配套环节,直接到园区拎包入驻的集成电路测试企业。9600平方米厂房内,新建2条集成电路测试线,一年可完成5亿颗成品测试。

新沂坚持补链、强链、延链,

加快产业集群“链式”发展。

把新材料作为“1号产业”推进。

冶金材料方面,以中新钢铁、伟业铝材为龙头企业,围绕先进金属材料、战略前沿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推动传统金属压延铸造产业向工业材、工业合金、特种板材、5G基材等方向发展。

化工新材料方面,永诚化工、维尤纳特、蓝丰生化、米尔化工等一批企业开展电子化学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芳纶纤维以及水性聚氨酯等领域技术攻关,利民化学等龙头企业向农药制剂方向转型,加快实现特色化、高端化、精细化。

非晶带材和膜材料方面,依托非晶材料产业园、华信功能性膜材料研发中心等平台载体,打造国家级膜材料产业基地和国家卡基—智能卡产业研发生产基地。

纺织材料方面,培育新凤鸣、明新旭腾成为“链主”企业,重点发展水性汽车内饰、超纤民用及军工产品、超纤医用材料等细分领域的应用;大力引进功能性纺织品、智能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高档家纺、品牌服装类企业,打造高端纺织产业集群。

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培育科隆新能源项目龙头,完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全产业链生态布局,重点推动固态动力电池、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的引进及产业化;支持中清光伏、中福大明等企业发展新一代薄片化、大尺寸、低成本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高端光伏组件、储能的研发与产业化。

加快完善智能电器产业链条,依托上菱白色家电产业基地,大力招引小米、方太、伊莱克斯等龙头企业和核心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大力发展精密制造产业,支持启峰智能科技、卓越精密制造等企业,加快发展5G手机信号发射/接收元器件、3C 产品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以传统企业“二次创业”为抓手,加快“数字化”智能改造和装备升级,深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在产业领域的应用,打造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新沂工业产业链加快延伸、价值链加速提升、供应链不断融通,产业规模持续做大、产业层次快速提升。


当金属的光泽与智慧的光芒交相辉映,当机器的轰响与头脑的风暴激荡共鸣,新沂,迎来制造业智能化时刻。

走进沪千人造板制造有限公司的中密度纤维板制造车间,机器人远比产业工人多。

在新沂有17家“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走进江苏华美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

“目前,我们新沂厂区有8条彩涂铝卷线,2条芯材线,1条复合板成型线,芯材线生产的粘合剂经过高温高压烘干,固化成型,成芯材卷是A2防火板的一个原材料,芯材卷成型后经过我们的复合板成型线,上下是铝皮,中间是无机芯材,经过高温高压,中间有一个粘合剂,成型成A2防火板。"江苏华美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经理李迪说。

“做专做精”才能“做大做强”。 

科技创新,引领行业是华美特科技的发展理念,华美特在产品研发上不断“创新—完善—再突破”,深耕细作,精益求精。在研发生产销售A级防火金属复合板的同时,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采用新材料,公司生产的A级防火氧化铝复合板色彩炫目,超强的耐候性,室外可保50年不褪色,同时具有出色的抗刮耐磨性能,是一种顶级的室内外金属装饰材料。

江苏华美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经理李迪说:“防火线算是比较领先的地位,我们有自己的发明专利,并且我们也是行业A2防火标准起草的公司之一,目前新沂厂区从原材料一直到加工成型,上墙,大概到今年年底能突破8-10个亿。”

速度与激情的“大片”,每天都在厂房和车间上演。

江苏京沂电器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锰铜电阻的生产设计,长期专注细分市场,企业创新实力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走进生产车间,机器声不绝于耳,一派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景象。

手握独家的制造工艺,原材料实现自给自足,京沂电器短短几年间迎来了“膨胀式”发展,为国内多家大型电能表企业供应产品的同时也受到欧洲、亚洲、美洲客户的青睐。2020年企业销售额达1.4亿元,其中出口近1000万元。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企业立身之本。京沂电器用八年时间,前后投入上百名研发人员,研究产品性能,细分产品类型,成功突破行业产品品类不多的“卡脖子”难题,催生越来越多的产品迈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之路。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

唯有内心的梦想和追梦的脚步。

打造质效并举的“实力新沂”让人憧憬。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

时间总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

把收获留给昨天,把梦想捎给明天。

有梦想,一个地区才是希望的热土;

勇变革,一个地区才有光明的未来。

每一份改革勇气、每一份创新智慧、每一份未来希望聚合起来,都将重新绽放一路风景,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端。

高质量发展的鼓点

催促着我们继续前行的脚步。

只要我们凝心聚力,吹响追梦的集结号,以不能停、不能等、不能慢的积极心态,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大步迈向高质量,以最有力量的“开场白”讲好新时代的新沂故事,就一定能迎来一个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新未来,就一定能为新沂发展画卷添上浓墨重彩、意义非凡的一笔。

来源:新沂发布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