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破立”之间见证——新沂教育魄力!

2021-12-09 08:43:19

城乡教育发展格局日趋均衡,在苏北率先整体加入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家长大讲堂”在全国10余个省份广泛传播。新沂这座苏北小城,凭借着踏踏实实做教育,逐步向“教育高地”迈进。

要敢于啃最硬的骨头

“老百姓目前最关心的就是孩子能有个好的学校可去。”“新沂教育急需找到一个成功的突破口,并且坚持走下去!”家长期盼、社会关注,新沂教育人肩上责任重大,心里压力山大,但是面对落后的教育现状,教育的方向在哪里?

为此,新沂市委、市政府发扬啃骨头精神,先后召开数次教育大会,把教育发展摆在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第一位置,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事业优先部署、教育经费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配置。自2017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校舍建设项目196个,建筑总面积81.82万平方米,概算投资36.65亿元,新增学位7.49万个,共有16所整建制中小学投入使用;2017年以来累计招聘教师3749名,返聘退休教师612人(次),吸引新沂籍外地教师返乡任教133名。

教育优先,投入先行绝不是一句空话。一座座雄伟漂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个个高规格、现代化的塑胶运动场扮靓校园,一处处别具匠心的美丽景观怡养着师生们的身心。从2019年到2021年上半年,全市共新建17所学校投入使用。

要让教师的心感受到温暖

新沂教师外流、名优教师缺乏也一度是阻碍新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农村中学,离市中心很远,年轻老师不愿意来,家长也希望能把孩子送到外地去上学,形成了恶性循环,学校发展一直非常缓慢。”曾经的乡镇边远中学是很多教师不愿意提及的地方。

为了解决师资问题,新沂市教育系统连续五年共计招聘教师4126名。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年轻教育人在新沂汇聚。留住年轻的教育人才,培养出名师团队是新沂教育人亟待解决教育发展瓶颈的又一项难题。政策上倾斜、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指导,把更多的精力关注在农村偏远学校任教支教老师的工作和生活上,完善激励政策,保障乡村教师“安下心、留得住、教得好”成为新沂教育的一大亮点。

各校为了留住了人才,开启了“暖心”大战。“要让年轻教师有家的温暖,时刻感受到自己被关怀。”

棋盘中学校长安勇和年轻老师一起过节、城岗中学校长何书龙与年轻教师节日话家常、时集中学为年轻老师布置宿舍……

新沂市教育系统大力实施新教师 “一三五”培养工程,加强名优教师培训,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理念先进、实绩突出、具有新沂特色的教育名家。教育质量变优了,办学条件变好了,师资力量变强了,尊师重教氛围变浓了,新沂教育呈现出“蓬勃向上、持续向好”的可喜态势。

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成长

“如果孩子不上补习班,我上班哪有时间接送?”曾经孩子上补习班是家长的一块心病。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新沂市教育局党委把新教育与“双减”政策有机结合,大力开展课后服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快乐的求学生涯。

在新沂市双塘镇九墩小学操场上。每天下午,一群孩子精神抖擞,手持龙须绳,伴随着音乐旋律,颜色亮丽的“龙”在空中翻腾盘旋,令人目不暇接。“双塘镇有很多家长都外出务工了,孩子都是爷爷奶奶接送,但是毕竟年纪太大了,无法照顾好孩子的成长。学校便组建特色社团,先后开设书法、毽球、合唱团等特色活动,帮助家长照顾孩子,让孩子开心、教师舒心、家长放心。”双塘镇九墩小学杨金宝校长说。

新沂市各学校纷纷出台措施,组织学生们把课后时间利用起来,“玩”出了新花样,“玩”出了影响力。目前新沂市草桥镇周嘴中心小学的花棍、华沂小学扎染、新华小学的陶笛、合沟镇中心小学的剪纸、城东小学的戏曲进校园等课程围绕传统文化大放异彩。课后服务时间还是师生交流的最佳时间,师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