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的事情就是我们的牵挂。今年以来,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老旧小区治理改造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民生实事工程,对新苑小区、华东小区、天泉小区等5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施工,计划年底前完成改造,将惠及居民2360户。
深调研,倾听民意找痛点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如何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搭建了由社区委员、业委会党员、业主党员代表、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沟通议事平台,挨家挨户上门调研,广泛征集广大业主对于小区改造的意见和建议。
新苑小区建于1998年,是新沂市城区建成较早住宅,存在基础配套设施老化、路面破损、屋面漏雨、地下管网堵塞严重、绿化布置不合理、公共空间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家住新苑小区的于师傅说:“以前住在这里,觉得很糟心,现在政府花钱给咱们改造,大家都很关心也很支持。”
在改造前期意见征求阶段,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充分调动小区居民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共收集到有关小区外立面出新、公共空间治理、屋面防水修缮等方面意见建议2000余条,为新苑小区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了详实的参考。
细算账,依据现实破难点
一边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一边是有限的改造资金。如何有效回应关切,破解急难愁盼?“我们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理念,在规划设计上,做到合理布局、资源整合、集约利用;在建设方式上,尽量采用低影响开发;在用材用料上,遵循经济、实用、环保、耐久的原则,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副主任孟亮介绍说。
新苑小区提升改造项目坚持“先基础后提升、先功能后景观、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以人为本,重点解决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和安全的用水、用电、用气、交通出行等问题,消除小区安全隐患,改善基本生活需求,营造良好居住环境。
自6月份开工以来,已完成地下雨水管网铺设、污水管网疏通清理、强弱电入地等改造,正在进行绿化栽植、路面硬化、外墙喷漆、停车棚安装、社区养老中心建设等施工,整个工程预计11月底全面完工。
巧安排,着眼长远塑亮点
“新建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就在咱家楼后,以后没事的时候,可以去中心和老友们聚一聚。”家住新苑小区的刘大爷乐呵呵地说。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所在之处原有一座亭子,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不堪,亭子旁边的紫藤树却枝繁叶茂。在规划中巧妙设计,拆掉了旧亭子,把紫藤树保留了下来。建成后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将掩映在古色古香的紫藤枝蔓之下。
“在方案设计上,注重结合老旧小区自身基础条件和居民意愿,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改造内容和标准,注重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与传统风貌协调,在设计中彰显小区人文理念和风格特点。”孟亮介绍说。
除了适老化、特色化,智慧化也是新沂市老旧小区治理改造的一个重要方向。增设智能充电停车场、邮政快递末端专项服务设施、智能云柜、宣传栏及LED信息显示屏等一系列智慧化改造措施,都为后期落实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在进行硬件提升的同时,我们还将完善物业管理机制,打造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的宜居住区,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乐享高品质幸福生活。”孟亮表示。
新沂融媒通讯员:刘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