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办好民生实事 建设幸福新沂(8)|新沂“养老三变”: “运动员”向“裁判员”华丽转变

2021-10-29 11:37:04

最美不过夕阳红。目前,新沂7家养老机构均已投入使用,新沂市通过引进品牌、连锁化运营等方式,夯实“公建民营”底部基础,政府服务角色也实现由“运动员”向“裁判员”华丽转变,让老人们真正实现老有所安、老有所乐。 

“夹这个黑木耳放到碗里,再夹一下这个豆子,这个花生米,你的手摸一下背试试。”10月19日,在新沂市养老服务中心评估室,记者看到医护人员正在对老人的行为能力进行评估测试。一名老人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做着各种动作。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用品通过专业人士的操作,按照国家规范从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四个维度,以及这四大一级指标所涵盖的22个二级指标,对老人进行评估。

“从生活评估、精神评估、感知评估和社会评估系统分析下来之后,我们根据老人的精神状态给他从医疗上面给精心护理。”新沂市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吴新凤说。

养老服务中心建好了,得专业人干专业事儿。去年,新沂市通过公开比选等方式,引进具有专业资质、经验丰富的企业团队,通过招投标,由上海九如城集团养老团队托管运营。目前,新沂7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部由具有专业资质、养老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团队托管运营。

新沂市民政局局长陆宝芹说:“原来的农村敬老院是镇里的事业单位,存在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问题,服务质量和效率很难提升。实行区域性养老以后,我们对敬老院体制机制进行彻底改革,保持养老服务中心的公益属性不变,按照公办民营的模式,引入专业养老服务公司运营管理,政府由'运动员'转变到'裁判员',可以更好的履行监督职能;同时,成立了养老服务监管专班,对养老服务中心的安全、服务、资金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建成后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彻底改变了“镇办镇管”模式,资产、运营管理权限全部归市政府所有,民政部门组织专业团队运营管理。原农村敬老院的管理服务人员由所在镇(街)妥善安置,也可以择优录用到新建成的养老服务中心,五保供养资金由镇财政兜底变为市财政兜底,每月直接拨付至民政部门账户。新沂市政府出台《“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提供政策支持保障。

目前,新沂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全部采取社会化运营模式,通过实地考察、竞争性比选,引进具有专业资质、养老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运营管理,民政部门每月将特困人员的生活供养金、护理补贴、统筹费全部打包给运营企业,让企业专心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民政部门负责日常监管,每年聘请第三方对运营企业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兑现奖惩,充分激发了企业活力。

新沂融媒体记者:曹顺 王冉冉

编辑:周树慧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