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办好民生实事 建设幸福新沂(7)| 新沂 “养老三变”: “老旧矮”向“高大上”美丽蝶变

2021-10-28 11:20:18

眼下,“养老”已经成为我们口中高频热词,打造“高档次”优质的“家”,是老人最关心的问题。去年以来,新沂市以深化农村敬老院改革为抓手,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大力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区域性养老服务改革的“新沂模式”成绩显现。那么新沂市养老机构如何从昔日的“老旧矮”变成如今“高大上”,一起来了解一下。

走进唐店养老服务中心,五层新建的楼房,干净整洁的环境,齐全的健身和康复设施,中心花园内种植各色花草,仿佛置身一座幽静的花园式庭院。今年74岁的五保老人沈克耀告诉记者,住在这里就是享福的。

今年4月17日,唐店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来自唐店街道、马陵山镇以及墨河街道、新安街道部分地方的共101名五保老人高高兴兴地乔迁新居。沈克耀是从马陵山镇敬老院合并过来的,在这里不用出门就可享受到日常用餐、医疗保健、生活照料服务。“我们吃的是食堂,住的也好,有儿有女也不能超过我们,各方面都是很满足的。”老人沈克耀说。

新建的养老服务中心占地27.5亩,建筑面积10196平方米,总投资3381.7万元,有2栋5层的是老人居住的楼房,还有1栋2层的楼房是厨房和餐厅,共有床位354张,平均到每个床位的建筑面积大约有29平方米,老人居住得非常宽敞。

唐店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姜小洁说:“我们现在的养老中心就建在原来敬老院的操场上,目前入住率已经达到了75%以上。原来的敬老院已经闲置了一段时间了,还没拆除。我们唐店养老服务中心一直遵循着让阳光照进长者心田的理念,服务长者,让长者真正感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隔着一截院墙,记者看到,两排长长的联排平房,和一墙之隔的崭新楼房相比,显得低矮破旧。这一旧一新两座建筑,正是新沂市高质量推动敬老院转型升级的见证。

新沂市原有20所农村敬老院,大多数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小学改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差、服务不专业、安全隐患多、廉洁风险大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去年,新沂市委、市政府抢抓战略机遇,科学统筹谋划,将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纳入2020年新沂市“十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制定出台了《新沂市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工作方案》,高点定位,强势推进。

打破“一镇一院”模式,按照区域人口分布和养老服务需求,坚持科学规划布局,通过重新选址或原址重建、改建、扩建等方式,集中力量建设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每所养老服务中心床位均设置在300至400张,覆盖周边2到3个镇(街道),实现资源共享。7个养老服务中心全部按照护理型养老机构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统一交付使用,建筑规格为多栋3到5层连廊庭院式建筑,项目总投资2.08亿元,建筑总面积57304.41平方米,共设置床位2300余张。

“在项目建设中,新沂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将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列入民生实事工程和人大重点督办的民生实事项目,新沂市民政局牵头抓总,会同有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仅用一年时间,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沂市民政局局长陆宝芹说。

新沂融媒体记者:曹顺 王冉冉

编辑:周树慧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