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活动”开展以来,钟吾街道党员干部纷纷深入百姓家中、田间地头、企业生产一线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将自己所看、所听、所想,特别是一线了解掌握的社情民意、听到的意见建议和自己的感悟通过一篇篇的“民情日记”记载下来,悉心梳理,提出解决思路和办法,并积极付诸实践。

民情日记1:
“早上刚开完会,就和民政部门的同志一起赶到新北村村民老郭家。老郭今年50岁,全家有七口人,妻子患有胃癌晚期,二女儿脊柱侧弯四级残疾,去年年末老郭又遭遇车祸,头部重伤,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高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经济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老郭一家人的身影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这个家庭的疾病、疾苦使他们真的没有享受到这个时代幸福生活,可是他们也是我们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也应该和我们一样拥有幸福的生活。如何帮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是我一直挂在心头的大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无限的。今天,我带着从全街道广大党员群众中募集到的近10万元的善款,送到老郭家中。我想让他们知道,关心他们的人有很多,党和政府的关怀会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看着老郭眼中的泪水,我知道帮扶的道路还很长,我一定定期关注他们,号召更多的人来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的眼神不再无奈、不再叹息……”
这是钟吾街道一名党员干部“民情日记”里所记录的一页。像这样的《民情日记》,钟吾街道党员干部人手一本,每个人每天都在记录着问题、解决着困难。
民情日记2:
“今天我们来到大刘庄社区困难群众马志猛家,他的家很破旧,屋子里也很暗,进去很久才适应。看到我们到来他显得很激动,眼眶含泪,连声招呼我们坐下,向我们述说家中的情况,话语里充满了对党的政策的感激之情。交谈中得知他的妻子多年前因脑出血做过两次开颅手术,为了给妻子治病,家中背负了一大笔债务,现在不但要照顾卧床的妻子,还要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生活十分拮据,他们一家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我们耐心地开导和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临别时我们给他送了些米、面等生活物品,我把联系方式也写在联系卡上交给了他,他连声说谢谢,目送我们很远。回来的路上,想着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困难群众,他们才是最需要党和政府关怀的群体,同时也是我们应该花更多力气去思考如何改变这一状况的群体,我们应该时刻把他们的冷暖挂在心上……”
这一页一页的民情日记,是钟吾街道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搭起的一座座连心桥,让广大党员干部带着关切下去、带着问题上来。每一次的走访,点点滴滴都记录在了民情日记之中,字里行间透露着钟吾街道党员干部们满满的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