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农历九月初九日,又是一年重阳时。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九是吉祥数字,寓吉利尊贵之意,双九重阳也是个值得庆贺的好日子。如今,我国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为这个古老节日注入了新内涵,长久长寿长相伴,长乐长安长相念。
重阳习俗
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
赏菊花
历来重阳节都有观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在古时重阳节又叫菊花节,人们认为菊花是长寿的象征,重阳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大会、菊花展,全城的人都会出动赏菊。
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阳节才一直保留着饮菊花酒的习俗。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糙花糕”以粘些香菜叶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纸鹞就是现在的风筝,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佩茱萸·簪菊花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
尊老敬老,传承孝道,感恩拥有,感悟生命,重阳节作为我国的重要节日,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承载着老年人对于关怀和爱的呼唤。
赏秋登高,遍插茱萸,祭祖祈福,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国情怀,在今天这个日子里,不论我们多么忙碌,也
请为家中老人送去一份祝福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