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走乡村 看振兴】窑湾镇杨场村:“禁”“退”有道 退捕渔民开启岸上“新生活”

2021-09-20 12:36:44

窑湾镇杨场村位于骆马湖畔,村里大多数村民祖祖辈辈都是靠打鱼捕鱼为生。自禁捕退捕工作开展以来,杨场村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充分引导退捕渔民发挥养殖技能,修建精养鱼塘、发展渔业养殖,闯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

今年42岁的李强和父辈们一样,十来岁就开始在骆马湖从事渔业生产,对骆马湖有着浓厚的情感。骆马湖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全面启动后,网箱养鱼、湖里捕鱼的老路子行不通了,他对骆马湖更加依依不舍。

李强说:“我对骆马湖还是比较怀念的,因为骆马湖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虽然说给清掉了,还是比较怀念以前的日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路子没办法继续走下去了,可是李强又不想放弃养渔业良好的经济效益,怎么办?正当李强进退两难的时候,村两委将当地原先闲置的汪塘和废旧鱼塘重新修葺完善承包给上岸渔民,并户户走访,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引导渔民继续从事渔业养殖。

“我一共承包了20亩,今年养了三塘鲈鱼,两塘草鱼。每亩赢利大概在2000块钱左右。一年四五万块钱,解决家庭生活没问题。”李强说。

像李强这样又重新和鱼打上交到的上岸渔民,杨场村还有100余户。与此同时,杨场村还进一步积极引导和扶持上岸渔民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稻田综合种养,让上岸渔民退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

窑湾镇杨场村党支部书记刘洪秀说:“目前,我们村精养鱼塘和稻田综合混养大部分是上岸的本村村民。下一步,考虑给他们一个是技术上,再一个是精养上,养殖一些特色的,有潜力的,销售价格比较高的鱼,给予推广,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新沂融媒体记者:张明丽 伏恒江

编辑:周树慧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