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咱小区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我就和老伴赶紧过来,看看镇里又给咱们送来啥好节目啦。”徐州新沂市瓦窑镇大山村富驰家园党员池友法满脸喜悦,手牵着老伴,一起坐在文体广场看演出。
2020年以来,瓦窑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繁荣农村文化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提升群众精气神的有力抓手,通过开展送文化下村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组织30余场送文艺、送春联、送书活动,为群众送去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党建+阵地,让文化“活”起来
瓦窑镇地理位置与新沂城区接近,随着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镇区的不断扩张,让村民在经济、地缘上与城区不断衔接,而群众的思想也要转变。
目前,瓦窑镇全镇12个行政村均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共配备各类图书4万余册,每天免费对村民开放。尤其是投资20多万元建设的富有江南水乡韵味的乡镇驿站,每天都吸引许多村民前来读书,汲取“营养”。瓦窑镇各村都设置了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文化体育广场等,这些场所不仅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干部群众交流的场所、宣传教育的阵地、党群共建的乐园。
“党建文化墙”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大“利器”。瓦窑镇充分利用村内活动场所围墙,将党建工作以漫画、宣传标语、村规民约“三字诀”等群众喜闻见乐的形式展现在墙壁上,做到让每面墙都会“说话”。“党建文化墙”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支持、监督党建工作,让各村党员在耳濡目染中陶冶情操、增强党性,为党员营造了“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活力。
瓦窑镇各村还通过观看远程教育,开办知识讲座、政策讲堂等,把最新的政策、知识送到农民身边,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文明意识,把农民从“牌桌”引到“书桌”,把“麻将声”变成“读书声”。
党建+文明,让乡风“淳”起来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村民精神层面的更高诉求。瓦窑镇党委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在农民中广泛开展了小戏、小品征集活动,激发群众创作热情,把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孝老爱亲、婚事节俭等内容融入创作之中,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移风易俗。除镇党委组织的中心宣讲团外,各村由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乡贤”、村组干组成宣讲小分队,宣讲身边好人好事、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个过程中基层党组织作用至关重要。”瓦窑镇党委书记倪浩说。
为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让典型标杆“树”起来,瓦窑镇每年都举办“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各村党员积极带头参与,切实用好家风支撑好村风、带动好民风,形成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党建+活动,让群众“热”起来
瓦窑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引领作用,依托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将群众文化生活与党建活动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党员充当带头人,带领群众搞活动”的党建驱动力,加快新农村新文化建设的步伐。
瓦窑镇从培育文艺骨干入手,让骨干到村组手把手地教农民跳广场舞、打太极、扇子舞等,再通过村庄的文艺带头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目前,瓦窑镇红高粱文艺宣传队有文艺骨干100多人,常年活跃在乡村大舞台,通过小品、戏曲、歌舞等形式倡导文明和谐新生活。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倪浩说,瓦窑镇通过“党建+”引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自信提升党建品质,让乡村更具吸引力,推动乡村朝着更加靓丽、文明的方向进发。
新沂融媒通讯员:穆传仁 黄萍
(供图:新沂市瓦窑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