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是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创新驱动的主阵地、载体平台蝶变的主引擎。近年来,经开区坚持内外联动、强化项目带动、突出产业拉动,实现了项目推动发展、产业支撑发展、开放促进发展,提升了全市经济占比率、工业总量的首位度。去年以来,经开区聚焦问题补短板,加大重大研发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精准发力促提升,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全力推动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刚刚迈进2021年,位于科技工场内的元璟传媒科技公司迎来了市场爆发期。作为一家宠物玩具生产企业,该企业通过科技工场内拎包入住的硬件、服务周到的软件,实现了当天入驻、当年生产。
“科技工场”为创业者提供包含工作空间、网络空间、交流空间、资源共享空间在内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的特色服务。空间设施一应俱全,创业企业、团队只需“拎包入住”,便可享受一站式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科技工场”已入驻企业20家,涵盖环保科技、电子科技、先进制造业、新能源与节能等研发型企业。
去年以来,经开区不断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新沂科创基地、钟吾智造谷、科创基地、研创园等一批载体的打造为项目落户提供优质“跑道”。
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加速创新集聚度人才建设是关键。为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经开区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对重量级人才团队项目引育力度,积极招引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的人才团队项目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去年,经开区通过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企业选用良才搭建平台。
“目前已经有12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入驻我们园区。主要包含了猎头招聘、网络招聘,还有比较流行的直播招聘。高学历人才有专业的猎头公司,他们专门是针对高端人才,像企业的管理层干部。还有一些企业我们人力资源机构它是校企合作的,为我们企业的蓝领、技工人才提供服务。”经开区共生园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友建说。
固好先进企业科技之根,才能育出茁壮的创新之苗。无独有偶,去年经开区按照“投资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团队出资货币化、人才高端化、研发产业化、服务对象社会化”的要求,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截至目前,已有70多所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与区内企业联姻。全区已拥有企业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5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是苏北地区单位面积拥有创新平台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开发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