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巨变三十载,向阳花木早逢春。
花木是新沂的瑰宝,绿色是我市的名片。
从1990年新沂市撤县建市以来,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新沂人始终将建设“绿色生态新沂”作为城市发展的方向。高流花木、盆景产业园、沂岸花卉等花木产业蓬勃发展,给这座城市的繁荣增添了许多生机。
高流镇素有“全国花木之乡”的美誉,拥有大大小小的花木企业、个体户上百户。邢军是高流镇耀南村的种植大户,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从事花卉苗木种植,他告诉记者,那时的花卉市场多是小规模的零散模式,销路狭窄。从2010年起,耀南村通过土地流转、设施扶持、农具补贴扶持等利好政策,大力发展花木产业。耀南村花木产业也有了质的提升,全村90%以上的农户步入种植花木大军,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00亩扩展到现在5000余亩,销售模式也从传统的线下走到线上,实现全年销售额达亿元以上。
作为国家级花木基地,高流镇以花木产业为强村之本、富民支撑,不断推动花木产业提档升级,同时加大电商扶持力度,多措并举探索新路径。如今,高流镇已经成为全国“南花北移、北花南调”的一个重要中转站,花木产业亦成为高流镇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源”。
在高流花木大放异彩的同时,新沂花木产业的生产、创新、营销也百花齐放。近年来,新安街道按照“一湖两镇”的旅游发展方针,精心打造和培育黑松盆景,通过互联网经营,新沂盆景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交易额飞速攀升。
在新安街道盆景小镇,黑松、老鸦柿、冬红果、黄杨等形态优美的盆景让人目不暇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沂市花木盆景市场还处于紧缺的尴尬局面。近年来,随着黑松盆景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化黑松小盆景包括松柏类小盆景的规模生产也走进了很多百姓家庭中。
除了自身极具观赏价值外,技术和人才支撑也是盆景小镇闻名全国的重要因素。新沂市花木协会常务副会长周士峰表示,在产业化进程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盆景制作人员,把新沂盆景的知名度往前又推进了一步。
近年来,盆景小镇依托主导产业优势,加大电商发展力度,逐步形成以黑松盆景为主,崖柏、瓜子黄杨等为辅的盆景产业集群。现有300多家花卉盆景经营户,带动周边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人,新安街道盆景创意小镇已经成为新沂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我市花卉苗木和盆景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批鲜切菊走俏全国,甚至远销韩国、日本。
4月,正是鲜切花培育的好时节,在沂岸花卉种植户胡晴的鲜切花种植基地,一株株菊花被定位在一个个方格子里,一垄一垄,整整齐齐。据胡晴介绍,从2008年开始创业,通过多年的实践,不断摸索创新培植技术,如今基地种植的菊花已经打入了韩国和日本市场,平均一株菊花可以卖到3元左右。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沂有几百人在上海、广州、云南等地从事花卉栽培和销售,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栽培技术和销售经验,还积累了资金。近年来,他们纷纷回乡创业,带动了新沂花卉产业快速发展,如今从事“美丽产业”的农民越来越多。2020年,全市花木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其中优质苗木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鲜切花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徐州市市级龙头企业2家,规范化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2家,花木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其中出口创汇100万美元。届时,新沂将成为苏北重要的花卉出口基地和交易中心。
如今的新沂,各色花木生机勃勃,产业链条悄然延长;一个个订单接踵而至,经营理念日益成熟;一项项新技术落地开花,牢牢把握住市场“发言权”;网络创业风生水起,花木发展呈现新气象......
回眸我市撤县建市30年的发展历程,新沂花木产业遍地开花,已经成为催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致富花”。
新沂融媒记者:杜冰清 章程